传染病患者是指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后产生的有传染性或疑似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在门诊、急诊、住院患者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采取信息报告、患者安置、医疗救治与转诊、隔离与消毒等防控措施,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传染病患者是指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后产生的有传染性或疑似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图片来自Pixabay
1
信息报告
01
凡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按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时限和要求进行报告。
02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网报前先报院疾控办,院疾控办先电话报当地区CDC后再网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03
首诊医生为疫情责任报告人,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信息报告。发现有漏报迟报要及时补报。
04
已经收入病区发现是可疑或确诊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还要报告院感科,院感科人员对科室隔离、消毒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图片来自Pixabay
2
患者安置
01
医院无感染性疾病科,原则上不收治传染病患者。
02
患有空气传播疾病的传染病患者,原则上应及时前往专科医院隔离治疗。
03
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经诊疗病情稳定无需转院治疗者,可居家隔离观察治疗。
04
已经收入病区发现是疑似或是确诊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根据病情及医生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住院治疗或转院。
05
已过隔离期留有后遗症或未彻底痊愈的患者,可在门诊相应科室随诊治疗。
图片来自Pixabay
3
医疗救治与转诊
01
对暂时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暂时继续观察治疗。符合转院标准转送专科医院治疗。病情危重不宜转诊的传染病患者,先就地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送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02
主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和监测实验室等相关检查指标,制定诊疗计划,并将诊疗方案记录在病历中。责任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患者病情观察记录在护理记录中。患者转诊时将病历记录复印件或者是转诊小结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03
保持环境安静,拒绝探视,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
04
尊重患者隐私,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的尊严。不得歧视患者,不得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等。
图片来自Pixabay
4
隔离与消毒
01
隔离: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02
消毒: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对环境物体表面、地面及床单位等进行清洁消毒。患者离院后实施终末消毒。终末消毒要求进一步注意环境,包括窗帘的洗涤、房间内所有可拆卸物品的拆卸和清洁,以及根据感染预防和控制标准实施清洁和消毒。
图片来自Pixabay
5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做好防护,如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带手套。
图片来自Pixabay
6
对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和传染病管理知识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并掌握其知识。
来源:华润杰思爱医院管理研究院
免责申明: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同时尊重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