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闭症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秘密”
近年来,肠道菌群的研究是科研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顶级期刊,比如, 著名的CNS(Cell,Nature,Science)。
相关研究认为,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不仅可以调节肠蠕动和肠黏膜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还可以影响人的思维,记忆和情绪。
自闭症与肠菌:“关系密切”
2019年5月30日,《Cell》(《细胞》)杂志发表了加州理工大学Gil Sharon等人的研究报道,自闭症人士的肠道菌群引发小鼠自闭症。
一些研究表明,像许多其他疾病一样,肠道菌群可能对自闭症发病机制有所影响。 首先,胃肠道疾病在自闭症儿童中很常见; 其次,自闭症患者大多是挑食者,并且经常缺乏消化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肠道菌群; 最后,许多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异常,例如长双歧杆菌缺乏、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
肠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作用机理
2020年10月21日,国内学者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论文发现: 自闭症儿童的解毒酶及其通路存在明显缺陷,肠道微生物排毒功能受损导致毒素积累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这是自闭症发病机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项研究为肠道菌群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通过恢复自闭症患者微生物排毒能力来治疗自闭症铺平了道路。
研究纳入39名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及40名没有患该病的儿童,收集他们的粪便样本进行检查分析。 研究团队发现了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与未患自闭症的儿童相比,其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以致其解毒酶的比例有所不同。 研究团队进一步检测了另外65名自闭症儿童发现了相同的结果。
研究团队认为,由于肠道菌群对肠道排毒过程具有影响,环境毒素进入血液,从而伤害脑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而导致与自闭症相关的症状。
研究团队表示,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确定这些发现,但同时也表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可能通过开发有助于排毒过程的疗法,或者更直接地解决导致排毒问题的因素,用以阻止自闭症的发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