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问答|6问6答——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相关问答(一)
INTRODUCTION
医疗机构每年应开展几次
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检测?
您知道吗?
今日感控问答整理了
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相关问答(一)
老师们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
医疗机构内高风险区域的消毒频率是多少,采用什么方式?
答:
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6日常清洁与消毒6.1医疗机构应将所有部门与科室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和高度风险区域。6.2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请见表1。
表1 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
风险等级 | 环境清洁等级分类 | 方式 | 频率/ (次/d) | 标准 |
低度风险区域 | 清洁级 | 湿式卫生 | 1~2 |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
中度风险区域 | 卫生级 |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 2 |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 ≤10 CFU/c㎡,或自然菌减少1个对数值以上 |
高度风险区域 | 消毒级 |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 ≥2 |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 符合GB 15982要求 |
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 ≥2 | |||
注1: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2: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注3: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WS/T 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
02
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使用中的CT设备,该如何消毒?
答:
根据《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附件3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推荐方案规定:
消毒对象 | 清洁 | 消毒与灭菌 | 清洁消毒频次 |
核磁共振仪器、CT设备、DR设备 | 湿式擦拭 | 1. 一次性消毒湿纸巾; 2. 75%乙醇。 | 2次/日 |
(表格中所列举消毒剂种类仅为推荐,所有符合消毒效果要求的有效消毒剂均可选用,具体可参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
03
医疗机构内血液透析中心(室)的卫生标准应符合几类环境要求?
答:
①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年版)第4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规范 13 透析室治疗室/区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中规定的Ⅲ类环境要求.
②《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4.1.1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04
医疗机构每年应开展几次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检测?
答:
根据《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WS 488—2016) 5 主要设备运行管理要求 5.1.11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检测应每年≥1次,空调系统卫生质量应符合GB 15982 及GB 50365 的规定,其他卫生指标应符合WS 394的规定。
05
病区含氯消毒剂配置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多久?
答:
24小时。根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7.7.4 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06
新冠肺炎疫源地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可延长照射时间至多久?
答:
1小时以上。根据《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60号》附件1 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细则 二、消毒措施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 1 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今日小互动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手术后,洁净手术间自净时间应不少于多久?
欢迎评论区里留言哦????
END
文案采编 | 琥珀
审核 | 姣姣
图片 | 创客贴、135编辑器
排版 | WK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