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俭教授:从2022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看HBV-HCC抗病毒治疗要点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逐步放宽。2021年,中国慢乙肝领域首个原研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TMF)上市,为广大慢乙肝患者带来新选择。我们欣喜的发现,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帮助学界和业界同仁及时了解最新、最热的肝病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动态,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联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别打造全新栏目--“沐语新声”。
“沐语新声”第四期,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对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对HBV-HCC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进行观点分享,快来看看吧~
肝胆相照
近日,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重磅发布,在外科领域有多处更新,能否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下这些更新内容?
周俭教授:国家卫健委在2022年1月于官方网站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南在以樊嘉院士为代表的一百余位业内专家的参与下,从内科、外科、介入、化疗、放疗、诊断影像、病理等多方面对原发性肝癌进行阐述,属于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指南。
在外科领域,《指南》更新主要有三:
第一,指南提出了肝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丰富了肝癌外科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肝癌以外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生存率。
第二,指南更新了转化治疗,很多原本不可手术的中晚期患者,经过介入或介入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后,实现肿瘤降期,具备外科手术的条件。
第三,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指南对微创治疗进行了更新,过去不能用微创技术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如今很多都能通过微创手术方法切除肿瘤。
肝胆相照
从外科视角看,HBV-HCC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有哪些?
周俭教授:我国是乙肝大国,绝大部分肝癌都是乙肝相关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不仅是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H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与非HBV相关HCC相比,HBV相关HCC的复发和死亡风险均显著更高。
HCC手术切除前高病毒载量或术后HBV再激活与HCC复发的高风险相关,提示了抗病毒治疗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潜在作用。对于HBV相关HCC患者而言,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再激活,改善肝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还可减少因抗肿瘤治疗导致的HBV再激活,降低肝病终末期事件的发生率。同时,积极抗病毒治疗,还可以显著增强HCC患者对抗肿瘤复发治疗的耐受性,从而提高总生存率。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术前HBV病毒水平低,也建议不仅仅是“密切监测”,而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将病毒控制的越低越好,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
所以,HBV-HCC患者,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也明确指出,合并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应贯穿治疗全过程。
肝胆相照
对于HBV-HCC患者,抗病毒治疗优选哪些药物呢?
周俭教授: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指出,手术前如果HBV DNA水平较高,且ALT水平>正常值上限的2倍,可先给予抗病毒及保肝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行手术切除,提高手术安全性;对于HBV DNA水平较高,但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者可尽快手术,同时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HBV-HCC患者,指南建议应用强效低耐药的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或丙酚替诺福韦(TAF)等,这三种药物在2019版的慢乙肝防治指南中,也被列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在此不多赘述。
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I类创新药--艾米替诺福韦(TMF),TMF不仅是全新第二代替诺福韦(TFV)药,更是中国第一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在《HBV/HCV相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更新版)》中,TMF也被列为一线核苷(酸)类似物。
TMF III期48周数据显示,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慢乙肝人群,TMF抗病毒疗效与TDF相当,但ALT复常率更高[基于2018 AASLD的ALT基线标准(男性35 IU/L、女性25 IU/L)],骨肾安全性更好。
肝胆相照
对于TMF,您未来有哪些期待呢?
周俭教授:TMF在去年12月纳入医保,用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惠及更多患者。未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原研的、强效且更安全的药物可以纳入医保,帮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帮助HBV-HCC患者及时抗病毒治疗,从而延长HBV-HCC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也期待在TMF的帮助下,HBV-HCC患者的管理可以更加高效。
专家简介
周俭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院长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 主任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科技部“肝癌转移复发的精准医疗研究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 执行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兼总干事
▪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前任主任委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