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千万别错过了!
入夏以来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出门5分钟
流汗2小时
打败你的从来都不是天真
是
天真的很热
昨日夏至已至
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数伏
说起这个“三伏天”
那可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又闷热的时段
先别这么悲观
我们可以趁此机会
“冬病夏治”
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流⾏传播的⾼发季, 冬病夏治可以提⾼⼉童的免疫⼒,具有防病保健的作⽤。免疫⼒差、体虚易感冒、易咳嗽,脾虚易积⻝、腹泻、消化不良等等都可以通过“三伏贴”来改善。
一、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敷贴时,医生针对贴敷者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膏药贴在不同位置。三伏天灸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二、哪些孩子适合三伏贴疗法?
三伏贴适用人群很广,它能够治疗下列几类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厌食等。
3、寒性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疼痛等
此外,三伏贴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虚寒体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为何三伏贴效果好?
从入伏第一天起,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冬病”患者体质多偏于虚寒冷,加上冬日寒凉、两寒夹击,而冬天治寒症很困难,而夏季暑热骄阳,尤其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体内阳气正旺,药物最容易吸收,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温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去除,天人合击,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出,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四、小儿贴敷注意事项有哪些?
1、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瓜果、冰冻冷饮、辛辣肥腻之品及绿豆、海鲜等;
2、贴敷时间:1~3岁儿童贴敷时间为1~2小时,3~6岁儿童贴敷时间3小时,6岁以上贴敷时间4~6小时;
3、如贴敷过程中皮肤过敏刺痒疼痛应当提前取下。贴敷的时间最好是遵照医嘱,切不可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
4、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贴敷停止后,若无明显皮肤变化,可在4小时后洗澡。
五、三伏贴什么时间开始?
预贴敷:7月06日—7月15日(10天) 初伏贴: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贴:7月26日—8月04日(10天) 加强贴:8月05日—8月14日(10天) 末伏贴:8月15日—8月24日(10天) 注:集中贴敷为每伏的第一天。
那么,问题又来了,集中贴敷就这么几天,会不会人多排不上?
西安市儿童医院一院两区七门诊均可贴敷
文字:各科室
图片:源于网络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