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发现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
1、韩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从欧洲入境 出现发热症状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22日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患者是一名韩国人,日前从欧洲入境。
该病例21日从德国入境韩国仁川机场后,主动向韩国疾控部门申报,随后被隔离并转送医院。其自述,18日起出现头疼、发热、咽喉痛、疲劳和皮肤病变等症状。
韩国疾病管理厅5月31日将猴痘预警级别提升至“关注”,并于6月8日将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韩国传染病预警级别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关注、注意、警惕、严重。
新华社此前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5月30日表示,虽然近期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已发现数百例猴痘病例,但猴痘不太可能发展成继新冠之后又一场全球性大流行。
2、中疾控发猴痘健康提示
6月22日,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为保护我国公民健康,中疾控提出相关健康提示。其中提到,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发现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
3、 美国569万人研究:每次新冠重复感染,死亡、疾病风险都会陡增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退伍军人健康看护系统联合发布重磅研究:Outcomes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通过对569万人的大样本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与首次感染新冠者相比,再感染者表现出全因死亡率、住院和诸多疾病风险的增加。无论是未接种疫苗,还是在第二次感染前打过1针或2次或更多针的人,风险都显著增加。
重复感染带来的风险在急性期最为明显,但在再感染的急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大多数后遗症的风险在6个月时仍然很明显。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对重复感染累积风险的评估表明,全因死亡的风险和超额负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随着感染数的增加陡增。也就是说,风险在1次感染者中最低,在2次感染者中增加,在3例或3次以上感染者中最高。
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再感染的严重后果以及预防再次感染的重要性。
4、科学指数报告: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度居17个国家首位
2022年度3M科学现状指数(State of Science Index)调查表明,中国民众对科学(97%对全球90%)和科学家(95%对全球86%)的信任度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位列首位,并且有92%的中国民众表示希望听到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更多信息(全球83%)。
6月20日,最新的3M科学现状指数发布。除信任度之外,报告显示,中国人较全球更优先认为未来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学知识,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技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