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腹膜透析合并低钾血症,怎样补钾更好?来自最新RCT的启示

2022-06-22 11:26

既往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主要是吸收障碍

低钾血症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电解质异常,定义为血清钾离子水平低于3.5 mEq/L。多项研究显示,低钾血症与腹膜炎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而当钾离子水平在4~5 mEq/L之间时,腹膜炎发生风险最低。因此,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如何维持钾离子水平是医护人员应当考虑的问题。

预防和纠正低钾血症能否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和死亡风险?临床中应如何补钾?2022年5月18日,AJKD发布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于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与常规补钾相比,基于方案的策略补钾与腹膜炎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设计

参与这项研究的患者来自泰国6个大型腹膜透析机构/医院,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18岁;②腹膜透析史≥3个月;③伴有低钾血症,定义为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次血钾水平低于3.5 mEq/L或平均血钾水平低于3.5mEq/L。

排除标准包括:①最近3个月发生腹膜炎;②在腹膜透析期间,接受过血液透析;③肝硬化;④其他慢性感染(如HIV、肺结核等);⑤癌症;⑥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等)。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基于方案补钾组和常规补钾组,同时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进行分层(>100ml/d或<100ml/d)。在52周内,基于方案补钾组患者口服氯化钾(血钾≤5.5mEq/L时补钾,可滴定剂量,>5.5mEq/L时停止补钾),并维持血钾在4~5mEq/L之间;常规补钾组仅当患者血钾<3.5mEq/L时才服用氯化钾。

主要终点为从随机化到第一次腹膜炎发生的时间;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住院和转用血液透析。

研究结果

共有16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基线时的平均年龄为55.0±11.8岁,平均血钾水平为3.33±0.28mEq/L。基于方案补钾组有85例患者,常规补钾组有8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01(IQR 315~417)天。在随访期间,基于方案补钾组患者的平均钾离子水平增加至4.36±0.70mEq/L,而常规补钾组仅为3.57±0.65 mEq/L,两组平均差值为0.66(95% CI,0.53~0.79,P<0.001)。

与常规补钾组相比,基于方案补钾组患者第一次腹膜炎发生的中位时间延长(223[147-247] d Vs. 133[41-197] d,P = 0.029),腹膜炎风险显著降低(HR = 0.47;95% CI,0.24~0.93)。然而,在次要终点方面,与常规补钾组相比,基于方案补钾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转用血液透析和住院方面无显著差异。

在安全性方面,基于方案补钾组有3例(4%)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高钾血症(定义为血钾水平>6 mEq/L),但无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讨论与总结

既往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主要是吸收障碍,而非排泄增加;并且,血钾水平与腹膜炎发生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这项临床研究,首次证明预防性补钾有益于预防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在随访的第一个月,基于方案补钾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就已经提升,并在整个研究期间维持在4~5 mEq/L之间。研究表明,与血清钾低于3.5 mEq/L时的反应性补钾策略相比,基于方案的补钾策略与腹膜炎风险降低相关。

该研究表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预防性补钾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风险的策略。

参考文献: Pichitporn W, Kanjanabuch T, Phannajit J, et al. Efficacy of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in Hypokalemic Patients Receiving Peritoneal Dialy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Kidney Dis. 2022 May 10: S0272-6386(22)00627-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水平,透析,患者,方案,基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