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五官科医院22万近视手术强调全面呵护——“奋斗二十载、砥砺新征程”视光中心成立20周年
2202
视光中心奋斗20载
华丽蜕变 卓越延续
安全诊疗 技术引领 科技创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中心已完成近视手术超过22万台,其中16万台全飞SMILE位列全球第一,近视眼内镜EVO-ICL手术、圆锥角膜快速快上皮交联手术也居全球单中心首位。周行涛院长强调,这些手术的背后是科技进步及不断创新,术前全面细致检查、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复查特别是高度近视术后的远期随访,是必要的保障措施。
一直以来,五官科医院视光中心围绕手术安全,强化规范化措施,包括全飞秒的20项术前检查、改善ICL个性化拱高的AI模型与预测、全飞与ICL的视觉质量全面评估、交联特殊患者的透镜加厚处理等,并在近视防控包括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及OK镜领域,利用领先的技术为患者带来可持续的医疗服务。
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五官科医院致力于可持续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今年六月以来,每天进入视光中心手术室的患者超百位,为更好地提供安全诊疗,手术室启用了专为近视术中设计的专用口罩。该口罩的设计者李美燕博士等还获得了2021年上海市医务工会创新大赛一等奖。
2202
视光20周年
纪念活动
医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视光中心成立20周年仪式及学术论坛。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志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党委书记钱飚、院长周行涛和医院终身教授、视光中心创始人褚仁远分别致辞祝贺。纪念活动由视光中心主任王晓瑛主持。
学术论坛上,王宁利、吕帆、何明光、孙兴怀、周行涛等眼科专家分别就近视的科普教育、近视防控机制、高度近视的十年前瞻性研究、近视眼与青光眼的关联研究、近视手术的发展方向等主题共话近视防治的现在与未来。
2202
视光20周年
历程回顾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光中心20周年历程回顾
二十年来,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中心以“维护视觉健康,科学防治近视”为使命,不忘初心,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取得卓越成绩,国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强大。这二十年发展离不开医院一代代视光人的辛勤付出,也见证着我国视光学从落后到领先地位的华丽蜕变。
从我国视光学奠基人褚仁远教授创建我院视光学科起,这里开展了国内第一例角膜屈光手术,诞生了第一片国产隐形眼镜、第一把国产微型角膜刀,开设了我国首个角膜接触镜专科门诊和屈光手术门诊。踏着老一辈视光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足迹,周行涛教授、瞿小妹教授、王晓瑛教授等领携视光中心全体医技护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迎来了视光中心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在角膜屈光手术领域,视光中心已成为目前全球全飞秒手术量最多、发表SCI论文最多的中心,连续开展全飞学习班100余期,连续举办 “关爱近视·微笑论坛”十一届。
在眼内屈光手术领域,视光中心已成为ICL/TICL亚太研究教育基地和 ICL全球研究教育基地并完成了全球最大样本量ICL病例大数据库的建设。
在圆锥角膜领域,中心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率先完成了国内首例快速角膜交联术和KXL角膜交联系统的临床验证与CFDA认证工作,创立“锥光者”圆锥角膜公益科普志愿者项目,为圆锥角膜患者带来了光明的新希望!
在近视防控与接触镜领域,中心被评为全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主委单位,CRT角膜塑形镜卓越示范中心,于2020年12月正式成立接触镜和近视防控中心,各类角膜接触镜、巩膜镜等前沿技术研究均处国际领先地位。
二十年来,视光中心团队以举办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出版近视防控矫治相关科普书籍、有声读物等多种形式普及近视防控和矫治知识。2019年,团队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2021年,团队“近视小飞侠”科普项目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十大青年公益项目”。
2202
视光20周年
“瞳”心公益
恰逢我院建院70周年以及视光学科成立20周年,视光学科发起“瞳心公益 追光英雄”活动,致敬为抗疫做出贡献的各行各业人士,提供手术公益资助名额,对象为一线医护人员包括方舱工作人员、核酸采样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疾控工作者等,也包括公安警察、社区工作者、各类志愿者......致敬每一位为抗疫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守"沪"员! 活动启动以来,已收到报名500多人、预约检查260人,已完成公益手术50余位。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参与
目前,精彩活动还在继续!6月20日前,您仍可通过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活动名额,先到先得,预约从速哦~
奋斗二十载 砥砺新征程
奋斗二十载,砥砺新征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将以创建世界一流视光中心为目标,致力于守护人民的视觉健康,为中国眼视光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 | 眼科 黄洋轶 赵婧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占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