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治疗取得新进展!
卵巢癌治疗取得新进展
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著名妇产科专家沈杨教授课题组和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梁高林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最新影响因子为16.806)。东南大学沈杨教授、梁高林教授和占文俊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博士生花月。
该研究标题为《Salt-inducible Kinase 2-Triggered Release of Its Inhibitor from Hydrogel to Suppress Ovarian Cancer Metastasis》,合理设计了一种盐诱导激酶2(SIK2)敏感的凝胶因子,与SIK2抑制剂HG-9-91-01(HG)共组装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实现了HG在卵巢肿瘤部位的响应性释放(Adv. Sci., 2022, 2202260)。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一、研究背景
卵巢癌形势严峻
卵巢癌是第三大常见同时也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展迅速,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大多数卵巢癌病例在晚期才得以确诊。目前卵巢癌的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加化疗,然而在经过一线化疗方案之后,仍有75%的患者复发。
盐诱导激酶2
盐诱导激酶2 (SIK2)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亚家族,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治疗靶点。研究表明,SIK2在原发性卵巢癌组织和转移灶中均过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SIK抑制剂ARN-3236、YKL-05-099、YKL 06-061和HG-9-91-01(HG)对SIK2的活性抑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HG在AMPK相关激酶亚家族成员中对SIKs表现出最好的选择性。体外实验表明,HG通过靶向ATP结合位点以及该位点附近的一个小疏水囊成功抑制卵巢癌转移。然而,在体内实验中,HG的生物利用度低,血浆半衰期短以及不可忽视的细胞毒性,使其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不适合直接给药。
二、创新点
该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盐诱导激酶2响应型水凝胶,该超分子水凝胶材料可以利用卵巢癌组织/细胞中过度表达的酶作为刺激响应源,诱导其发生解胶降解从而响应性释放药物。超分子水凝胶的凝胶因子合成简单,结构明确可控,同时可以通过加热-冷却处理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实现药物的稳定高负载。
三、研究意义
目前利用超分子水凝胶包裹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卵巢癌高表达的酶SIK2响应的水凝胶、或者包裹SIK2抑制剂的水凝胶尚未见报道。
沈杨教授课题组和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合理设计出一种对SIK2响应的凝胶因子。该凝胶因子在SIK2的诱导下磷酸化、水凝胶得以解组装并缓慢释放SIK2抑制剂HG-9-91-01,从而显著提高了HG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酶响应型的超分子水凝胶显著提高了抑制剂对卵巢癌的抑制效果。
这种“智能”策略可启发人们设计新型前药分子用于癌症的协同治疗,在疗效增强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对抗卵巢癌
关爱女性健康
我们一直在路上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刘敏
校对|王倩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