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独居男子昏迷倒地,或与驱虫药有关?
48岁的覃杰(化名)常年独居,因为离父母的住所不远,所以他几乎每天都会先到父母家吃晚饭,再回自己的家。
5月初,在吃饭期间,父母察觉到覃杰神情不对,明显不适。也许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覃杰表示自己只是有点头晕,并无大碍。
几天后,覃杰没有如往常那样到父母家吃晚饭,姐姐便拿着饭菜到覃杰家。进门后,却发现覃杰晕倒在了厕所里面。据姐姐回忆,当时覃杰四肢抽搐、头颈歪斜、眼睑上翻。姐姐立马拨打“120”送往花都某医院。
外院磁共振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双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半卵圆中心、脑桥、中脑、双侧额顶叶及左侧颞叶多发异常信号,考虑为感染性疾病。
我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王展航接诊了患者。通过头颅磁共振复查并对比发现大脑多处病灶较之前明显扩大、数量增多。结合症状,考虑患者为急性期脱髓鞘病变可能。
患者起病急且病症明显,但病因为何呢?王展航感到十分奇怪。在进一步了解病史时,发现患者在起病前因皮肤疾患长期服用咪唑类驱虫药,这引起了王展航的注意。
患者所使用的驱虫药是一种抗寄生虫感染的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蛔虫、钩虫、蛲虫感染,对丝虫病和囊虫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曾指出,咪唑类驱虫药可能导致脑病综合症,严重的可导致四肢瘫痪。
另外,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的细胞膜,通俗一点讲有点类似于包裹在电线外的绝缘胶(电线漆皮),它可以保护神经纤维并保证神经冲动的传导。当髓鞘受到破坏时,即发生脱髓鞘改变,髓鞘神经纤维就不能有效传导冲动,出现一系列症状。
因此,医生推测,患者出现的头晕呕吐、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表现,极可能是由于服用了驱虫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覃杰,家属万万没想到,驱虫药还会导致脑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症状早期不典型,容易忽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不过覃杰就诊及时,迅速明确病因,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后,康复的几率很高。
医生提醒,有咪唑类驱虫药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者不能服用该药,对其他药物有过敏史者也应该慎重使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该药。如果是自行购买服用的,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年纪大、体质弱的,不能长期使用该药,不能大量使用该药;其次,老人和小孩服用该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剂量,不能超量服用;再者,如果没有医学知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最后,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尽早去医院检查,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