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名肿瘤科护士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怀抱一颗慈悲的心去拥抱世界,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是身为护理人的初心。
叙事●护理
叙事护理是叙事医学的一部分,是把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叙事治疗理念方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护理模式与方法。
叙事护理不是以改变病人为目的,强调的是对病人生命的了解与感动,运用叙事护理的技术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及家属重塑面对疾病和问题的态度,重燃心中的希望。
心怀慈悲,与爱同行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穿越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闪光。
身为医者,我们每天都在时刻践行着救护生命的使命。作为肿瘤科护士,我们经受过太多人性的考验,见过太多的人性善与恶,温暖与冰冷,理智和失控。我曾因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而感叹,也曾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深思。
我要讲的是我们科的一位“老朋友”,一位脾气倔强又暴躁的老伯,经常冲护士发脾气,对我们很不友善。说他不友善,是因为他太过精明,住院次数多了,办理住院对他来说轻车熟路,谁也不能耽误他一分钟,否则就大发雷霆。用他的话说,在我们这多待一会都耽误他挣钱。他自营了一个专门供氧的门店,收费比较便宜,生意还算景气。假如他来住院这一天,有一点不如他意,他一定在护士站对着年轻护士颐指气使,暴跳如雷,甚至扬言要投诉我们,但他对我们这些相处了几年的老护士,他反倒有点不好意思发火。有一次在护士站我又遇到他在发火,我就笑呵呵地调侃他,“你真行,大清早就闹个人仰马翻,我们都这么熟了,你是不是想自己下医嘱啊。”他立马说:“今天太慢了,要是谁谁在这,血都抽完了。”我说:“再着急也得一步一步来不是?耽误不了你出结果,非得吓得大家战战兢兢的干嘛呢?”他一听,也安静下来,说:“你不知道,我老婆没有高压氧的证,我得赶紧回店里盯着。”从他的语气里,我听出了他的无奈和无力,那一刻,我看到了他正在经历生活和疾病的双重摧残。这位在大家看起来一刻也不松懈的商人,每天在拖着病体努力地为生活奔波。
工作之余和他聊天,听他讲讲他的故事。他早些年在一个比较大的化工厂上班,后来年龄大了,退休了,索性借助以前的经验,开了家供氧的门面,这样一干就是好多年。攒了一部分家产,买了几套房,据说因为生病已经卖了一套。他说,我就这样了,好就好不好就算了,我要把剩下的房子留给妻子和女儿,毕竟女儿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是啊,从他的疾病来说前途未卜,他又怎能不为家打算,不为妻儿未来的生活打算呢?疾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格局,也改变了一家三口的人生。他倔强暴躁的外表后面是一颗善良柔软的心,虽然他时不时的把不满和抱怨挂在嘴边,但他知道护士的辛苦,他从未把投诉付诸行动。
这就是我们肿瘤科,病人常常处在生死未卜的边缘,在这样绝望多于希望的心态下,有人理智冷漠,有人温柔倔强,有人说着狠话却从未真正伤害过他人。作为肿瘤科护士,我们见过太多的生死,经历过太多人性的故事。我经常与他们聊天,走进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用怜悯和善良安慰鼓励痛苦的心灵,自从医院学习叙事护理以来,我更懂得需要与他们进行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才能够温暖那些在痛苦深渊里苦苦挣扎的人。
我想,对一名肿瘤科护士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怀抱一颗慈悲的心去拥抱世界,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是我身为护理人的初心。
供稿:肿瘤内科护理组 吴秀敏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