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仅盯住院人数,难免陷入歧途

2022-06-20 10:10

仅盯住院人数,可能进入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误区,杀鸡取卵的行为。

近期接到一个案例,某医院近期住院人数一直处于高位,几乎全部住满,达到开放床位的 96%以上,该医院长期将住院人数作为核心指标之一,每日院级交接班必汇报次指标数据。持续如此高的日住院人数,这在之前少有的,故医院管理层据此认为医院处于高效率高质量运营状态,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疑虑

从互联网上本地信息情况获知,近年来该医院口碑有下降趋势。相较于十年前在行业中地位可谓一落千丈,从某民营医院排行榜能看出端倪,由 Top5 滑落至 Top20。医院近年人员流动较大,高年资的护士、护师流失较多。此外,一些“知名”专家也有离职,从人才层面来看,此医院对人才重视程度、吸引力、培养发展、薪资待遇方面可能存在隐患。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仅凭住院人数一项指标难免存在偏差,存在“一肥遮百丑”的可能,表面浮肿却被认为强壮。

分析

对于日常管理,住院人数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指标。医院开放床位数基本固定,住院患者人数往往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门诊,住院病费用占比较高,甚至盯着住院病人数,基本可以推测经营状况。通常区域内越知名医院,床位越紧张,住院患者甚至住过道。住院人数常受一些因素影响,如住院时间、日间手术占比、手术前准备等,单一指标不能反映这些细节。

通常需采用结合多种指标综合分析,从而达到切实诊断医院运行水平。据多方了解相关数据,整理出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如下:

出院人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 12%以上

住院费用: 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

平均住院日: 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升高

    经分析,该医院在近期住院人数高并非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从出院人数和住院费用来看,与去年相比存在人均住院费用增加的明显趋势,患者负担增大,结合平均住院日,患者的诊疗时间加大,诊疗效果存在下降的可能,要准确判断需要结合住院患者的诊断,判断疑难重症患者是否增加。仅从统计层面来讲,由于采取较长一段时间(三个月),若患者病种及人员分布稳定,可判断出医院发展存在问题。

    原由

    据悉,去年底医院提出“维持医院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既有技术水平与质量的体现,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床位使用率!”,将床位使用率提高到新的高度,并纳入 KPI 指标,考察住院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加大对床位使用率低的科室处罚力度。此项考核指标实施后,科室医护人员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长,避免过早出院,加大引导门诊患者选择住院治疗。由于并没有在医疗服务能力、质量上努力,极易造成高床位使用率的表象。按照之前的经验,数据强有力说明了医院水平和质量有效提升,如此认知也算是“眼光独到”。

    医院高质量发展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一味追求“虚胖”的指标,后期医院必将陷入困局,尤其是随着 DRG/DIP 的落地,自然会被打回原形。只有实打实的提升学科能力,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使用率,住院日,歧途,人数,住院,难免,医院,指标,床位,患者,科室,水平,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