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绝经后关注血脂健康,能帮你远离冠心病风险!
本文作者 近年来,对于女性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而血脂变化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特点
多年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发现,女性CHD的发病期比男性延迟10年,研究发现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即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卵巢功能生理性衰退,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
这种对抗CHD的有效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相对加强了其他CHD危险因素的致病性,最终使绝经后女性CHD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的特点
绝经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在血液循环中,雌激素与血压、血浆内皮素、NO的生物活性、动脉弹性以及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的浓度密切相关。
继而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绝经后女性血脂异常是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① 总胆固醇是指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和。当总胆固醇超过5mmol/L时通常认为存在高总胆固醇血症。
女性绝经后总胆固醇水平开始上升,血液中总胆固醇每增加1mmol/L,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2倍。
②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导致抗氧化酶类减少。
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降低,女性体内出现较强的氧化应激,氧化型LDL-C增多,使得绝经后女性更易发生冠心病。
③ 甘油三酯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中,是肥胖的标志物。女性患者中甘油三酯的增加所致冠心病的危险程度高于男性。
④ 研究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例如中间密度脂蛋白(IDL)、VLDL、乳糜微粒(CM)及乳糜微粒的残余物、载脂蛋白B(Apo-B)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绝经前女性血液中non-HDL-C低于男性,但绝经后明显升高。
⑤ 脂蛋白a[Lp(a)]为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Lp(a)浓度的增加与绝经有关。
HDL-C具有抗炎、维持内皮完整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HDL-C与绝经后的间隔时间呈正相关,在围绝经期水平最低,在绝经后10年左右其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女性提早发生绝经会使HDL-C水平提前下降。
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防与治
对于女性CHD患者血脂异常的防治及检测大体上与男性CHD患者相同。
绝经女性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而女性血脂变化特点多数是因为雌激素减少引起。女性在绝经后应定期检测血脂,有针对性地应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
同时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即低脂低热量饮食,减肥,控制体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伴发症等,最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者关注绝经女性的血脂健康,制定出针对女性血脂合理的评估方法及调脂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作者介绍
徐慧
徐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扬州大学心血管内科,在三甲医院工作数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