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手术通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的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体和供体的状态、手术操作以及术中麻醉管理等。
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病人体内,使终末期肝病病人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通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的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体和供体的状态、手术操作以及术中麻醉管理等。为纠正凝血异常和补充血容量,在围术期通常需要输注异体血液制剂,同时又可增加病人术后病死率。
一、术前与输血前评估
1.评估出血、贫血严重程度以及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2.评估各脏器的功能情况。
3.估算术中失血量。
4.失血耐受性评估,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状况以及各脏器功能情况而定。
5.估算术中可允许失血量。
6.确认手术麻醉方式与手术体位。
7.明确手术名称、手术方法。
8.输血相关检查:血常规,以及凝血指标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INR、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FDP、血栓弹力图(TEG)、肝肾功能、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特殊检查主要有肝脏彩色超声和腹部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了解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解剖和血流情况,以及胆道系统的磁共振成像(了解肝内外道的解剖结构)。
9.输血指征:
(1)红细胞输注
1)Hb<70g/L。
2)Hb70-100g/L,伴有缺氧的症状、体征,以及活动性出血、心绞痛或慢性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年龄>70岁者。
3)术中和术后Hb<80~90g/L。
4)术中失血量超过可允许的失血量等。
(2)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PT或(和)APTT大于正常值的1.5~2倍;INR>1.5,创面弥漫性渗血。
2)失血量>总血容量的50%。
3)红细胞输注≥6U。
4)TEG显示R值延长。
5)使用华法林的病人,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5~8ml/kg)。
6)实施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回输自体红细胞≥1000ml等。
(3)血小板输注
1)PLT<50×109/L(10的9次方)。
2)PLT(50~100)×109/L(10的9次方)之间,伴有活动性出血。
3)PLT>100×109/L(10的9次方),血小板功能障碍。
4)实施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回输自体红细胞≥2000ml。
5)TEG提示MA值明显降低等。
(4)冷沉淀输注
1)血浆纤维蛋白原<1.0g/L。
2)PT或(和)APTT大于正常值的1.5~2.0倍。
3)TEG提示K值延长、Angle(a)缩小。
4)合并DIC等。
二、推荐输血量与备血量
1.术前输血
(1)红细胞
1)首选悬浮红细胞。
2)成人2U/次,小儿每次10~15ml/kg。
3)将血红蛋白提升且维持在80~100g/L或(和)血细胞比容在0.20~0.25,对失血耐受性差者,可将血红蛋白提升且维持在>100g/L。
(2)新鲜冰冻血浆
1)一般给予10~15ml/kg,对严重病人或低体温病人,可给予15~25ml/kg。
2)将凝血因子提升且维持在≥50%。
(3)血小板
1)首选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次选单采血小板。
2)成人1U(治疗剂量)/次,严重出血或已产生同种免疫者,可输注2U(治疗剂量)/次;小儿每次输注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0.2~0.3U/kg;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输注单采血小板,可将1U(治疗剂量)分装成数袋分次输注,通常1U(治疗剂量)单采血小板相当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0U。
3)将血小板提升且维持在≥100×109/L(10的9次方)。
(4)冷沉淀
1)一般给予15~20IU/kg。
2)将血浆纤维蛋白原提升且维持在>1.0gL。
2.术前备血
(1)红细胞10~20U;新鲜冰冻血浆1000~3000ml;冷沉淀10~30袋,单采血小板1~3U(治疗量)或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0~30U。
(2)适当准备部分保存期较短的红细胞。
三、血液保护措施
1.保肝治疗。
2.补充维生素K 由于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以前体形式在肝脏合成,这些凝血因子发挥凝血功能需要依赖维生素K,肝功能衰竭病人常合并维生素K缺乏。
3.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应用 补充维生素K后PT仍不能纠正,可输注富含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4.纤维蛋白原浓缩剂的应用 可迅速提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一方面可减少出血倾向;另一方面可减少或避免冷沉淀的输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5.预防消化道出血 常规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或H2受体拮抗剂。
6.手术技巧,
(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1)原则上当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内外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短期内(6~12个月)无法避免死亡者,均是肝移植的适应症。
2)相对禁忌症:①肝外存在难以根治的恶性肿瘤;②存在难以控制的感染;③难以戒除的酗酒或吸毒者;④患有严重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⑤有难以控制的心理
变态或精神疾病等。
3)绝对禁忌症:①年龄65岁以上者;②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者;③来自于胆道系统的败血症;④以往有精神病史或药物滥用史等。
(2)严格掌握手术时间
1)手术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病人是否有上腹部手术史、医师的熟练程度、手术的方式、是否进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等,手术的复杂程度越高,时间也相对越长。
2)手术时间越短,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就越有利。
(3)手术方式的选择
1)按照供肝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原位肝移植术和异位肝移植术。
2)原位肝移植按照供肝的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的吻合方式不同,可分为经典肝移植和背驮式肝移植。
3)为解决供肝短缺和儿童肝移植的问题,又相继出现了活体部分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劈裂式(劈离式)肝移植、多米诺骨牌式肝移植。
7.保温
(1)保温能够减少输血,因为低温可降低血小板功能和凝血酶活性。
(2)病人于浅低温(<35.5℃)状态可使失血量增加16%,也可使输血风险增加22%。
8.液体控制、血管加压药物与肝移植术低输血率相关。
(1)因为容量负荷只会轻度增加心输出量,门静脉充血出血也会增加;而过度的容量限制可能增加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慎用。
(2)需要输注胶体液时,宜选择第三代淀粉溶液,因其对凝血影响较少。
9.术中血液回收装置的使用可以减少输血。
10.预防性使用小剂量胰肽酶或雌激素能有效地减少围术期血液丢失;使用小剂量氨甲环酸可以改善纤溶状态。
来源:《临床单病种输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