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控股“大户”巨额减持!CXO赛道迎来变局?

2022
06/19

+
分享
评论
盛杰医药
A-
A+

近百亿的减持,引发了股价波动。

前脚刚发利好公告,后脚就公告大笔减持,CXO赛道龙头药明康德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5日晚,药明康德宣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在上海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此前公告的63-65%的增长,公司继续对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增长65-70%的目标充满信心[1]。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次日药明康德总市值就重回3000亿元上方

时间刚过5天,10日晚,药明康德又发布公告称,收到相关股东一同发出的《减持计划书暨告知函》,因自身资金需求,实控人相关方拟减持不超3%股份,按6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套现金额超90亿元[2]。

80761655511505468  

截图图源:企业公告

近百亿的减持,引发了股价波动。

截至13日收盘,药明康德A股股价为93元/股,大幅下跌9.56%,市值蒸发300亿元,H股报收94.10港元/股,跌幅达到10.72%。

很难假装看不见,从利好消息发布到减持公告发布,这期间的5个交易日内,药明康德股价周涨幅达到14.1%,总市值增长370亿元

有人戏称现阶段的药明康德,已沦为多位股东“会下金蛋的老母鸡”

因为这已不是药明康德第一次遭遇大幅减持。

上月底,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一声不吭减持30亿,后被处以2亿元罚款。这也成为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因违规减持被处罚的首个案例,处罚金额也刷新了A股历史上因违规减持罚款金额的最高纪录。

今年第一季度,一度重仓药明康德的“医药女神”中欧葛兰,减持638.85万股股份,价值约在6.39亿元

曾经重仓药明康德的高瓴资本也已抽身离开,在药明康德2021年中报披露的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

药明康德的“大户”们轮番上演“大逃亡”

但奇怪的是,目前药明康德的经营数据看,基本面依然不错

今年一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4.74亿元、16.43亿元、17.14亿元,同比增长71.18%、9.54%、106.52%

而今年一季度,复星医药净利润为4.63亿元,同比减少45.41%恒瑞医药营收同比下降20.93%,净利润同比下降17.35%。相对而言,CXO企业药明康德的业绩显得格外光鲜亮丽

药明康德似乎陷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怪圈

虽说减持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大利空,增持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利好。但大股东频频动作,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能一定程度上代表对公司的看法的

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事实,曾经支撑药明康德业绩稳定增长的几大因素正在生变

首先从行业来看,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医药行业各板块的市值普遍迎来快速增长。其中,CXO赛道表现抢眼,站在了市场的聚光灯下。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据中银证券预测,疫情相关订单预期在2022年为CXO行业带来阶段性峰值,2023年后CXO行业将需要面临高基数下的增长压力,行业面临分化

中银证券报告还指出,CXO行业内公司经过泡沫挤压估值进入再平衡时期。根据截至2022年6月1日股价与盈利预期,CXO行业内主要公司基于2022年盈利预期的预期市盈率在40倍左右[3]。

在去年7月,药明康德股价攀升至172.49元的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力压恒瑞医药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医药企业。过快上涨的股价引发外界对药明康德估值泡沫的担忧。所以,或许药明康德估值过高才是促进股东疯狂减持的原因

估值回归理性,CXO企业的业绩难以延续高增长态势。

其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医药行业

在医保控费的大方向下,未来集采、医保谈判等仍将长期影响着国内医药行业的格局。尤其是资本不再像以往那般疯狂涌入创新药赛道,使得创新药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强化自身,这显然不利于CXO产业链的生态平衡。

同时身为全球CXO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药明康德还面临着国外政策影响风险

今年2月,药明生物两家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UVL),一旦被列入此名单,实体企业将被美国商务部严格监管,并导致高端设备、制剂、原料进口的难度增加。

政策面不确定性的阴霾下,无疑相当于头顶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收入结构来看,尤其是2021年,药明康德整体营业收入为229.02亿元,其中海外收入171亿元,来自美国客户收入就有121.46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整体营收比高达53.03%。所以,海外一直是药明康德的主营阵地

46131655511505622  

截图图源:企业公告

然后,我国凭借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吸引大量海外企业进驻,在受益于国内工程师红利,全球产业链向国内转移下,药明康德的优势也十分突出。数据显示,国内药企研发岗位的入职年薪约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但人力成本方面,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走高,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药明康德的盈利能力也开始减弱

数据显示,2021年,药明康德营业成本同比增幅为42.32%,明显超出公司营收增幅(38.50%)。这其中,直接人工成本达到64.14亿元,同比增长44.77%。

抛开这些,药明康德还深陷内卷中

目前CXO企业数量众多,仅国内药明康德的竞争对手就有睿智化学、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美迪西等。

曾几何时,行业景气的时候,CXO企业人人都能顺势而起,但现在生存日益维艰,这也意味着,药明康德想要像以前“躺平式”赚钱会越来越难。

不过这条路虽然人很多,大家走的都很挤,但只要拼对方向,退潮了,谁在裸泳,时间会证明。

参考资料:

[1]https://www.yicai.com/news/101433987.html

[2]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2061500001658.shtml

[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494597224698018&wfr=spider&for=pc

声明: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系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盛杰医药立场,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药明康德控股,药明康德,CXO,净利润,赛道,变局,大户,减持,巨额,公告,股价,医药,企业,估值,A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