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EASL 2022中国力量丨曾庆磊教授:中国活动性CHB孕妇,妊娠期给予TAF安全有效

2022-07-27 16:03   肝胆相照平台

对于活动性CHB孕妇及其婴儿而言,在整个妊娠期间或妊娠早期给予TAF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HBV主要经过母婴传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被多个国内外权威乙型肝炎指南推荐作为一线抗HBV治疗药物,在其说明书明确指出“如有必要,可考虑妊娠期间使用”,但尚缺乏在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中长期使用的数据。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2日-26日,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 2022)即将在英国伦敦召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庆磊教授团队于会上发布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探讨了TAF治疗活动性CHB孕妇及其婴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肝胆相照平台特邀请曾教授对研究进行分享,供临床医生参考。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来自11家医院的,经TAF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的活动性CHB孕妇,其所生婴儿接受标准免疫预防。

主要结果是孕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婴儿和胎儿的缺陷发生率。次要结局是孕妇的病毒学应答、婴儿的安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状态和生长条件。

研究从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对参与者的资格进行评估,并对孕妇随访至分娩后至少6个月,对其所生婴儿随访至7个月龄。最后一次随访日期为2021年11月15日。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TAF组和TDF组分别有103名和104名孕妇以及102名和104名婴儿出生。在TAF组中,82名(79.6%)孕妇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阳性,治疗开始时的平均年龄、胎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和病毒载量分别为29.3岁、1.3周、122.2 U/L和5.1 log10 IU/ml。

安全性评估

TAF耐受良好,在平均两年(101.1±24.3周)的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30.1%)。值得注意的是,1名(1.0%)接受TAF治疗的孕妇曾在妊娠早期暴露于农业化学品,她从妊娠12周加2天开始TAF试验,在妊娠22周时诊断为胎儿唇腭裂,在妊娠23周加4天进行了人工流产,该胎儿被视为先天性缺陷(可能与TAF无关,因为唇腭裂的发育过程在胚胎发生6-10周时完成)。两组中出生的婴儿均无缺陷。

有效性评估

TAF组产妇产后第6个月HBeAg血清转换率为20.7%(17/82),婴儿生长参数(体重、身高和头围)符合中国和世卫组织标准,7个月龄时无婴儿HBsAg阳性。截至2021年11月15日,40对TAF暴露的母婴完成了产后18个月的随访,累计HBeAg血清转化率为28.0%(23/82),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婴儿的生长参数均正常。

TDF组在治疗期间的基线特征、安全性和有效性与TAF组相当。

研究结论

对于活动性CHB孕妇及其婴儿而言,在整个妊娠期间或妊娠早期给予TAF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专家简评

24641655424318666  

曾庆磊 教授

2020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指南》发布时,并无关于TAF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研究数据发表,故而WHO在该《指南》“3.1.4 Research gaps(研究空白)”中明确提出“Evaluation of tenofovir alafenamide for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评估TAF用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2022年2月3日亚太肝病学会发布的《孕期乙肝病毒感染指南》亦明确指出需“评估TAF用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第二期和第四期)孕妇是乙肝中的特殊人群,既需要考虑孕妇肝炎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要考虑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TAF作为替诺福韦的改良版药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潜在最安全和有效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如有必要可考虑在妊娠期间使用”。然而,国内外无TAF在活动性慢性乙肝孕妇中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团队在王福生院士和余祖江教授的指导下自2018年底开始着手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活动性慢性乙肝孕妇妊娠期全程或妊娠早期开始应用TAF长达2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婴儿生长发育水平正常;新生儿出生后配合标准流程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7月龄时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可达100%。

专家简介

曾庆磊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传染病学博士。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和肝病专委会委员、肝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纤维化学组副组长、重症肝病学组委员;国际肝病巨著《希夫肝脏病学》(第11版,224.6万字)副主译,《西奈山肝病诊疗指南》(66.6万字)共同主译。

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被中华医学会、世界卫生组织、欧洲肝病学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国内外权威组织制定的指南引(采)用5篇,2020年4月发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导完成的最高他引SCI论著( ESI高被引论著,2020年全国感染优秀百篇论文)。

受邀作国际学术会议报告9次,包括在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作学术报告3次,其中2014年在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作主会场全体报告1次、2022年在亚太肝病学会(APASL)作主会场全体报告1次;2020年荣获美国肝病学会( AASLD )“国际青年研究学者奖”(国际每年5位获奖);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届荣获美国肝病学会 (AASLD)“最佳病毒性肝炎研究”(全球分别17项和15项[排序第一]);2021年欧洲肝病学会 (EASL) 青年学者奖;2022 年亚太肝病学会 (APASL) Travel Grant奖。

参考文献:Zeng QL, Zhang H, Zhang JY, et al. Tenofovir alafenamide for pregnant chinese women with ac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EASL 2022. Abrasts SAT34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乙型肝炎病毒,妊娠,肝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