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71个DIP试点城市全面实现实际付费,除国家试点外,目前11个省区的38个城市开展了省级DIP改革探索,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背景:DIP支付改革进展现状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在三年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加快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在国家层面文件发布以来,贵州、安徽、河南、内蒙古等省份密集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家政策落地见效。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71个DIP试点城市全面实现实际付费,除国家试点外,目前11个省区的38个城市开展了省级DIP改革探索,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尽管DIP试点启动时间远晚于DRG试点,但在推进速度上甚至比同阶段的DRG更快。相比DRG,DIP易推广普及,采用ICD-10的前4位亚码对疾病诊断分类,精准度要求低,医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DIP。此外,DIP适应医院多层次发展需求,既考虑了医疗服务的共性特征,又囊括了个性差异,对诊疗行为的包容性强。在我国当前医保付费制度待完善、医院管理水平待提升的现实条件下,对医保方和医院来说DIP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覆盖范围有较大可能更为广泛。
为推动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赋能医院合理控费和效率提升,DIP医保支付运营监管系统新版本的发布,更是做到了付费监管一体化,“质量+费用”双控制,实现控费升级,助力医疗机构精准把控医疗成本,进一步提升医疗能力建设,从而获得预期医保支付效果。
亮点一:事中控费
相较于传统的事后控费模式,系统采用智能事中控费模式,支持在医生端内嵌电子病历或HIS中使用,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全程监管医保费用。
提供DIP预分组、模拟分组、其他入组推荐方案,深度分析费用消耗,降低费用超支风险,辅助医院进行医疗过程管控。
亮点二:全方位预警
支持从费用风险预警、不合理行为预警、病历质控预警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预警,涵盖费用、质量等多方面条件规则,有效减少风险病例的费用超支情况。
亮点三:多维度的盈亏分析
对全院、科室、医疗组、医生、病种、病例等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针对药品、耗材、诊疗等费用结构进行比较,深挖费用亏损因素,数据支撑医院控费策略。
亮点四:结算对照
患者结算管理可对医保基金结算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对比预分组与实际分组情况,帮助医院快速定位异常病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