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说到带状疱疹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伴随的疼痛也会有所耳闻。但更令人“闻风丧胆”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少患者直呼“痛得不想活了”“吃饭痛,睡觉痛,连呼吸都痛”,那么这样的疼痛又该怎么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病例!
· 患者男性,77岁,右侧面部疼痛2月余;
· 病史:患者自诉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逐渐出现右侧额面部肿胀伴疱疹出现,诊断"带状疱疹",经对症治疗后肿胀及疱疹消退,右耳听力基本恢复之前水平(之前听力也较差,需大声说话能听见)。患者随即出现右侧额面部眼周区域疼痛,为持续刀割样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受,刷牙、洗脸、翻身、偏头或头摆动均能诱发发作。在当地医院积极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3天前来我院门诊就诊,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后稍缓解,吃药后精神食欲下降,随即入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 查体:急性面容,右侧面部稍肿胀,无发红、皮疹,感觉无减退,右侧额面部痛觉敏感,轻触可诱发疼痛。
· 辅助检查:肌电图提示"右侧瞬目反射传入、传出通路异常;双侧听神经颅外段、上橄榄核及左侧下丘脑电活动差。"MRI提示三叉神经:双侧三叉神经走形、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 诊断:通过检查患者"右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诊断明确。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电刺激是一种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难治性疼痛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例患者口服止痛药效果差,适用于电刺激术治疗。
与患者充分沟通,患者疼痛剧烈难忍受,口服止痛药物效果差,有手术指征且患者手术意愿强烈,经过术前检查,于近日行右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遗痛电刺激术。
术前照片(预设电极位置)
经皮穿刺植入电极
C臂透视下确定电极置入位置
外接多电极电缆
术后局部创面情况:创面小,微创
术后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调整电刺激参数,患者疼痛逐渐缓解,术后11天拔出电刺激器。患者出院后10余天电话随访,诉右面部术前剧烈疼痛变为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在可忍受范围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关键是治疗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研究显示1个月内疗效最佳,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可采用电刺激术进行治疗:通过特定装置发射的脉冲电流导入至脊髓或神经,通过电刺激使机体神经中枢产生生理变化,逆转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侵害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