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揭秘中国老年皮肤损伤流行特征
文献来源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老年人;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特征;老年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衰老;皮肤保护;皮肤撕裂伤
蒋琪霞,解怡洁,白育瑄,等. 中国老年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2569-2576.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58.
蒋琪霞,展颖颖,白育瑄. 老年皮肤损伤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现况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7):2164-2168.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53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皮肤损伤预防策略和管理提供依据。
01
老年皮肤损伤患病率
1.14 675例老年患者中发生PI、IAD和ST三种皮肤损伤共881例,总患病率为6.0%,其中PI患病率为3.3%(484/14 675),IAD患病率为1.4%(199/14 675),ST患病率为0.8%(110/14 675);
2.≥2种皮肤损伤共存(多发皮肤损伤)患病率为0.6%(88/14 675),以PI合并IAD占比最高,其次为PI合并ST、ST合并IAD以及PI、IAD和ST共存。
02
损伤类型和部位特征
1.不同类型皮肤损伤的常见部位不同;
2.PI、IAD、ST常见部位分别是尾骶部与足跟,肛周与臀裂、下肢与上肢;
3.PI合并IAD主要位于尾骶部;
4.PI合并ST主要位于尾骶部和足跟;
5.ST合并IAD位于尾骶部、肛周和臀裂;
6.PI、IAD和ST共存位于尾骶部和臀裂。
03
人口学流行特征
1.皮肤损伤患者平均年龄大于无损伤患者;
2.80岁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
3.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
4.不同性别的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
5.与初中及以下、中专和高中、大专及以上合计的非文盲老年患者比较,文盲老年患者的皮肤损伤患病率较高。
04
健康状况特征
1.患2种、3种、≥4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
2.使用2种、3种、≥4种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使用1种药物者和未用药者;
3.住院时间>30 d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
4.有PI发生风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
5.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
05
预防现况
1.ST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落实不足,根据老年人皮肤损伤特点和循证建议制订ST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相关知识培训方案,分层次培训临床护士,特别是老年护理院护士,对提供同质化皮肤护理非常重要且必要。
2.失禁老年患者护理和预防IAD不足,今后需要加强护士、老年人和照顾者的相关培训,定期更新皮肤护理知识和技能,应用研究证据更好地指导护理实践。
3.PI预防不足和过度预防:未来老年人PI预防需要解决预防护理不足和过度预防、护士不能准确识别PI等问题,并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
06
健康管理建议
1.对于慢性病共病老年患者,需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制订个体化皮肤护理方案,应用指南建议采取针对性的皮肤健康保护和皮肤损伤预防措施;
2.对于慢性病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者需要密切关注皮肤健康,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做好皮肤清洁、润肤和保护;
3.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应作为预防皮肤损伤的重点对象;
4.对于有PI发生风险的老年患者应作为优先级对象采取预防护理;
5.对住院时间>30 d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皮肤损伤的预防护理和监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