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种运动可养骨,你知道吗?
来源:pexels 作者:andrea piacquadio
运
动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促进骨的形成,还能增加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灵活性,预防跌倒和骨折,以下6种运动效果较好。
#1
伸直腰背
专业的说法是进行静力性体位训练,比如坐位或站立时,要伸直腰背,收缩腹部、臀部,或靠椅背坐直。躺着时应尽量仰面平躺,枕头别太高,让背部伸直,床板不能太软。
每天走5000~10000步
这相当于走2~3公里,能有效维持脊柱和四肢的骨盐含量。
#2
#3
练握力30分钟
每天坚持做握力练习,对于防治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的骨质疏松很有效。这两处也是骨折相对高发的部位,这个锻炼方法尤其适合老年人。
慢跑2000~5000米
研究发现,爆发力和耐力运动更能维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运动中适当穿插爆发力运动,还可以预防疲劳性骨折。建议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每天2000~ 5000米慢跑的耐力运动,年轻人则推荐每天50~100米短跑的爆发力运动。
#4
#5
每天两三次俯卧撑
对中青年人来说,每天做2~3次,每次20~50个俯卧撑,对股骨(俗称大腿骨)近端、肱骨近端、桡骨远端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做斜立撑,比如对着墙壁做立式俯卧撑等。
伸展运动
上肢侧平举保持不变,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将腿向后伸直保持不变,能防治股骨近端骨质疏松。不妨每天做1~2次,每周3次。
#6
提
示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不同,训练前最好接受康复师的检查评测,并据此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运动疗法仅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之一,如果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遵从医嘱,配合其他疗法。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