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临危受命,快速学习促角色转换
陈晨
副主任护师,台州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护士长
从4月3日台州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病房正式启用到5月27日累计收治的200余位新冠阳新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整整历时55天。
这是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原肾内科护士长陈晨的隔离病房“初体验”,也即将为她开启台州公卫中心感染病区护士长这一新工作岗位的新征程。
5月31日,陈晨获得台州市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先进个人荣誉。
临危受命,快速学习适应新岗位
陈晨,工作19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她带领恩泽医院肾内科护理团队开设腹透专科门诊,开展居家腹膜透析管理,抓质量、促服务、居家联动三管齐下为腹透患者提供高品质、便捷的护理服务,透析质量达标率名列台州前茅。 “台州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设有多个慢病专科门诊,基于你在专科门诊建设方面的管理经验,想让你去新岗位接受更艰巨的挑战。”当陈晨接到医院的岗位调整通知,还来不及调整心态的她,紧接着就面临疫情突发需紧急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其实我早已做好上一线的准备。只是一时间的角色转换,我担心经验不足、能力不足影响工作”,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深知肩上的担子,陈晨没有二话,甚至都没跟家里老人打声招呼,听从院部统一部署,迅速投入到隔离病房工作中。 时间紧、任务重,疫情的突发让陈晨与原公卫中心护士长洪卢晓的工作交接变为实战模式。
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熟悉新岗位新流程,她加快学习,每天工作到凌晨。
右图:洪卢晓(左)陈晨(右)
精益求精,优化流程提供暖服务 对外事务联络、物资供应保障、各类报表对接、工作人员心理疏导、病友服务、与感控护士一同落实防控措施……19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让她很快适应隔离病房内工作流程。 与此同时,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让她很快就发现了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此次收治的病人大多无症状且偏年轻,与之前的重症病人在治疗护理上的侧重点不同。”开展信息化宣教、患者共同参与服务…… 短短3天内,隔离病房就收治了百余位患者。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对患者的服务能力,陈晨根据收治病人的特点,带领团队根据新冠诊治标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方便病历书写;创建每日健康打卡问卷星,让患者参与病情自我检测;运用院内线上商城为患者提供物资补给服务,当发现订单量大,穿着隔离服的护士们每天来回搬运物资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时,她立即组织团队成员改进运送流程,优化线上商城功能、制定防疫物资套装、分批次运送、按楼层放置货架、更改运送路线等措施。
为了让异地患者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与膳食科一起制定抗疫食谱,与运送确定最佳送餐时间、路线,节约人力且又让饭菜在合适温度内送到患者床边。
制定特色餐食及生日惊喜
无微不至,关注细节当起“知心姐姐”
作为隔离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让无症状患者参与到送餐、心理疏导等服务中,提高了患者志愿者的获得感,也缓解了其他患者的焦虑情绪。 为了丰富患者日常活动,每天上下午固定时间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运动操,通过运动提升患者免疫力、舒缓情绪,力促早日康复。
当获知住院张奶奶生日,她组织医护人员悄悄为她献上有台州当地特色的长寿面,让老人家收获惊喜与温暖…… 一件件暖心的小事,汇聚成对患者无微不至的温度服务。 在隔离病房内,保洁、护理员等工勤人员由于防控意识薄弱,是陈晨最为关注的群体。
“防控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一有空就对着监控视频细看、提醒,确保动作到位、规范。
在满是刺鼻消毒灵气味的环境里,隔着N95口罩、面屏,尽管每讲一句话都要花费更多力气,她仍然不厌烦地再三宣教,到最后,声音嘶哑的她还不忘多与他们唠上几句,安抚他们的情绪,知道保洁员老刘喜欢吃面食,还让膳食科特意准备:“他们是我们的后勤保障,照顾好他们才能确保我们工作正常运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人员消耗。”
小小的身躯下蕴藏着大能量
感谢你们像亲人一样呵护
“感谢你们像亲人一样呵护,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战胜疫情,向你们致敬!”辛苦付出换来的是此次康复出院患者对公卫中心防护措施、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的高度认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