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6.5CO会议侧记 | 主旨论坛:聚焦肿瘤心脏病学发展

2022-06-16 19:16   三度医学

最后夏云龙教授对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与展望,指出目前仍需更新观念、改变诊疗模式、加强肿瘤心脏病专科医生的培训、加强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研究、促进多学科团队协作等。 

2022年6月5日-12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肿瘤心脏病学学组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等六大学会主办、三度医学和良医汇等协办的“6.5肿瘤心脏病日暨第三届全国肿瘤心脏病宣传周”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如期召开。其中,主旨论坛于6月5日上午顺利开展。   32061655252040177

梁军教授

52181655252040310

褚晓源教授

89351655252040559

束永前教授

9351655252040697

潘宏铭教授

92681655252040792

伍钢教授

91141655252041036

黄镜教授

31231655252041094

潘跃银教授

主旨论坛由活动发起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夏云龙教授  和  刘基巍教授  担任主席,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梁军教授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褚晓源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束永前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潘宏铭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伍钢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黄镜教授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潘跃银教授  共同担任主持嘉宾,由  夏云龙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志仁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商洪才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陈韵岱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悦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马飞教授  、  刘基巍教授  担任讲者,大家一同探讨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的理念更新与诊疗进展。 46231655252041620

夏云龙教授

夏云龙 教授:肿瘤心脏病学发展态势与展望   

夏云龙  教授总结了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态势与展望。包括对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抗癌治疗对心脏损伤的思考、近些年指南的颁布与学习、肿瘤心脏病诊疗中心的建立、相关肿瘤学会心脏病学会的创立、专门的肿瘤心脏病网站的推广以及高质量学术文章的发表等。并对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带领成立的肿瘤心脏病协作组近几年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如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推进与落实、肿瘤心脏病学的教学等。最后夏云龙教授对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与展望,指出目前仍需更新观念、改变诊疗模式、加强肿瘤心脏病专科医生的培训、加强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研究、促进多学科团队协作等。 

89931655252041687

张志仁教授

张志仁 教授:肿瘤相关心血管事件——凝练基于临床的科学问题   张志仁  教授就肿瘤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张志仁教授就四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包括肿瘤导致的相关血栓问题、恶液质和厌食症的问题、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问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心脏毒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等问题,并特别提到了血管内皮和血管斑块的发展问题。强调了如何将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从而解决临床问题,以及继续在临床中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指导。 

43221655252042036

商洪才教授

商洪才 教授: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中医治疗防治策略   商洪才  教授就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中医治疗防治策略进行了讲解。指出了“气阴两虚证”是心血管毒性的最常见证型,讲解了中医药防治心脏毒性的机制及中医治疗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用药规律。强调目前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中医药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对于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中医病因机制、证候变化以及各复方中药成分的作用机制等仍需进一步研究,亟需制定相关指南,发挥辩证论治的优势。在最后,商洪才教授对中医药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防治、要求、特色及研究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倡导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20271655252042227

陈韵岱教授

陈韵岱 教授:肿瘤合并冠心病临床诊疗进展   陈韵岱  教授就冠心病合并肿瘤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冠心病与肿瘤二者的治疗方案相互影响,这给临床中肿瘤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多挑战。陈教授对冠心病合并肿瘤的外源性及内源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强调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常常在同一个个体中共存,需要高度关注肿瘤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最后陈教授就冠心病合并肿瘤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药物治疗,多学科管理策略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35301655252042397

李悦教授

李悦 教授: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热点问题   李悦  教授阐述了肿瘤心脏病的发展历程,包括肿瘤及心脏病的发现与演变,以及心脏病中心、学会及相关杂志的创立与发展等,充分的展示了肿瘤心脏病学的历史变化。李教授还指出了肿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肿瘤治疗导致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肿瘤进展、心血管疾病诊疗促进肿瘤产生和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五个热点问题,并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例进行了详细讲述。最后李悦教授强调心血管疾病与血液肿瘤关系密切,号召广大同仁继续进行相关热点、难点的探讨。 99971655252042856

马飞  教授 

马飞 教授:肿瘤两全管理新模式下的肿瘤心脏病学发展   马飞  教授从肿瘤科视角介绍了肿瘤两全管理模式下的肿瘤心脏病学发展。马教授指出当前肿瘤治疗的模式主要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虽然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规范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全方位跨学科健康管理才是肿瘤患者未来的优化管理模式。马教授强调肿瘤防控战线小前移到癌前周期、加强肿瘤预防和筛查,努力做到空间上全方位提升、时间上全生命周期的两全管理。

8861655252042955

刘基巍教授

刘基巍 教授: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与预防策略   刘基巍  教授与我们分享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与预防策略,从肿瘤内科医生的视角对《2021年CSCO肿瘤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进行了解读。刘教授简单介绍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筛查管理流程、相关风险因素、多学科诊疗模式。之后刘教授重点强调了肿瘤治疗引起相关心血管毒性要以预防(一级预防)为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肿瘤治疗计划。刘教授鼓励继续进行多学科合作,开展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为肿瘤心脏病学领域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场会议云集国内权威专家,通过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呈现出了一场丰富多彩、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学术盛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事业一定会不断攀升,直冲云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肿瘤,教授,心脏病学,相关,进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