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疫情过后,宝宝更怕生了怎么办?

2022-06-15 18:18   上海一妇婴

这几个月特殊的宅家时期把孩子给“憋坏”了!

作者 戴霄天 妇幼保健部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门诊中纷纷有家长表示,这几个月特殊的宅家时期把孩子给“憋坏”了!

“解封”后第一次出门的宝宝显得对陌生环境更加的谨慎和惊恐,除了熟悉的照护者,对陌生人的惧怕愈加明显,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怕生是儿童社交情绪发育的一个正常阶段,通常在7~10月龄时会尤其明显,这种反应可能持续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直到宝宝18~24个月。和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一样,社交情绪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建立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出生~2月龄左右:

情绪行为主要与自身生理需求有关,比如饿了会用啼哭来表达,这个阶段的婴儿尚未形成对他人的特定偏好;

3~6月龄左右:

婴儿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区别对待成人的反应,对主要照顾者产生偏爱,但尚未对陌生人产生焦虑与惧怕;

7 ~24月龄左右:

宝宝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情绪逐步建立,会对家长的离开表示不安和伤心(分离焦虑),同等的也会对陌生人的出现表示紧张和恐惧(陌生焦虑);

2岁以后:

随着认知和各能区的发展,宝宝会意识到家长的离开只是暂时的,因此能忍受短暂的分离,并逐渐发展出伙伴关系。

尽管陌生焦虑是婴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部分,但仍然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宝宝减少不适感,家长的反应对促进宝宝的社交情绪发育至关重要哦! 

Point 1 给予宝宝在陌生环境下的舒适和安全感

  • 疫情过后第一次出门,带上宝宝熟悉、喜欢的日常用品(比如玩具或毯子)。

  • 不要忽视宝宝的怕生行为,或强行要求他们面对陌生人,这会加重宝宝的恐惧。

  • 到达新环境或结识新朋友时,陪伴在宝宝身边,握住ta的手或让ta坐在膝盖上。

  • 如果宝宝对陌生环境或人物很不适应,家长在正面安抚(鼓励)的同时,可以通过玩耍来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将ta稍微远离,直到平静下来,然后再试一次。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和愉悦,因为宝宝能通过大人的情绪获得自信和安全感。

Point 2 慢慢来

  • 家长的耐心是最为重要的,在宝宝准备好之前,不要强行推搡ta去一个陌生环境或结交新朋友。

  • 让陌生的成年人在接触宝宝(如拥抱)之前要等待一段时间。

  •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向ta解释目前的情况,比如我们今天是来医院检查的,医生是值得信任的人。

Point 3 多多接触新朋友

  • 宝宝与外人接触并发现他们其实“很安全”的机会越多,越容易摆脱恐惧。

  • 家长可以热情地和陌生人打招呼,语调快乐、姿势放松、时刻保持微笑和目光交流,通过积极的肢体语言向宝宝证明自己不“怕”新朋友。

  • 家长可以告诉新朋友自己的孩子正在学习和适应与陌生人的相处,而不需要一直强调宝宝“怕生”和“胆子小”。

  •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约定一些应付陌生人的策略,例如,“如果感到害怕就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深呼吸”,这些固定的流程可以帮助宝宝在陌生环境中更好地自我调节,也会在面对陌生人时感到更加自信。

  • 大多数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情绪不符合上述月龄所描述的大致情形,到了两岁也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宝宝表现出的恐惧情绪非常强烈,那么我们建议家长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宝宝,家长,陌生人,情绪,陌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