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封面文章|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严晓慧: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2022-06-17 07:30   健康中国观察

1942年9月《解放日报》明确提出“预防胜于治疗”的口号

43141655191292673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爱卫会主任 严晓慧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陕甘宁边区组织开展卫生防疫运动,极大地改变了城乡卫生面貌,对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经过不断补充完善成为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以来,老区人民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陕甘宁边区群众卫生工作经验,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7年7月延安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同时启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环境治理向健康管理转变。2018年荣获“首度健康标志城市”,2020年在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中,成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的城市。2021年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中,延安一次通过复审验收,再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一、深化“领导重视、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政府主导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党中央初到延安时的卫生状况非常恶劣,没有一所正规医院,巫神利用迷信欺诈群众、伤财害命,疾病与死亡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群众行动起来,向污秽、疾病以及迷信守旧思想作坚决斗争。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成立,同年10月于民政厅下设卫生科,11月设立边区卫生委员会;1940年成立了卫生处;1942年4月成立了防疫总委员会;1945年成立边区卫生署,统管边区卫生行政工作,下设边区医院、边区医药学校、边区门诊部以及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国医研究会,在行政管理和机构设置上,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药卫生工作网络。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明察暗访、督察督办,组建正县级建制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机构,配备人员力量,专门负责协调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市创卫办抽调4名县级干部和14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组建效能问责组和7个行业督查组持续开展督察,举全市之力推动创卫工作,带动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5831655191292944

今日延安,蓝天白云,山青水秀

二、践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优良作风,全民动员全域创建卫生城镇

延安时期,开创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军民卫生运动的方法,成为解救人民于疫病的重要法宝,边区机关单位、干部群众加强厨房、厕所、畜舍建设,挖污水坑、垃圾坑,清洁环境卫生。据1944年上半年统计,延安共挖厕所783个,平均每四户挖一个;挖垃圾坑76个、水井19个,搭建牲畜棚130多个。

许多老百姓能经常洗澡,逐渐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的好习惯,村民生病也不再求神,而是主动到医院求治。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作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制胜法宝,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打好爱国卫生运动持久战。2015年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改善延安城市面貌、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发挥辖区主阵地作用和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创卫工作重心下沉到机关单位、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实行领导牵头、部门单位划片包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领导带头、干群携手、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实施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改造,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开展创卫十项工程和十项整治,制定《延安市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延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创卫工作长效机制64项,常态化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城区环境卫生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后,我市掀起了“用延安精神创建卫生城市”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国家卫生县城达到全覆盖,国家卫生乡镇占比达28%。

三、推广“树立典型、带动全局”的实践经验,以点带面提升健康延安水平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卫生委员会发出《边区卫生运动突击月工作竞赛项目》,评选卫生模范村、卫生模范家庭,动员军民共同参与,讲究卫生,建设美好家园。我们始终坚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为主的健康延安建设,打造了68个健康细胞示范点,建成健康主题公园2个、全民健身路径30条,打造市级健康社区48个、健康学校82个、健康企业40个、健康医院42个、健康机关113个、健康村庄328个、健康家庭1000个。

深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车站机场、旧址景点、校园及周边环境、交通秩序和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推进“净菜”进城,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实行公厕“四级厕长制”和“七步作业管理法”, 全市新改建卫生厕所18.9万个,建成公厕637座,体现了“小厕所”惠及“大民生”。出台《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1217处,建成区鼠、蝇、蟑螂密度达到B级,蚊密度达到C级。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受到国务院表彰。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3.07%,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1.3%,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圣地蓝”成为一张亮丽名片,主要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四、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医防融合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1942年9月《解放日报》明确提出“预防胜于治疗”的口号;1942年11月《解放日报》发表了《重视防疫》的社论;1943年5月《解放日报》又发表了《夏季防疫工作》的时评;陕甘宁边区政府明确要求每个卫生机关要把加紧预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业务方针。

进入新时期,我们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实践中,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筑牢了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强化公共卫生保障,建立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重点疾病防控“一病一策”,艾滋病、结核病定点诊疗,近年来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4类55项,建立了45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个,人均预期寿命达77.7岁。

强化重点场所卫生监督,实现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全覆盖,现场检测合格率99.66%,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100%。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和队伍,全面实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群众性运动优势,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强化核酸检测、医疗救治、隔离场所等能力建设,加快疫苗接种,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全力守护老区人民健康安全。

97021655191293612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观察》2022年第六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推进,国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