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五年的潜心耕耘,项目组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
喜讯
我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顺利结题
日前,由我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顺利结题。
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的飞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后肺癌治疗新选择。临床上,如何筛选免疫治疗潜在受益患者,对于提高免疫治疗疗效,减轻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2016年,由我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10家国内顶尖科研及医疗单位,开展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研究。项目计划通过基因组学、肠道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免疫组学研究,以期获得多组学免疫治疗疗效标志物谱,构建疗效预测体系,用于临床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及患者筛选,实现肺癌精准医疗的目的。
历经近五年的潜心耕耘,项目组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此项目的执行和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积极建议。
一
项目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完成了任务书中的考核指标。
1
建立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优化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临床治疗方案,建立了临床样本库、资料数据库、临床多组学数据库,获得多个与免疫治疗肺癌疗效相关的多组学特征谱。
2
参与《第五版WHO胸部肿瘤分型》、国际肺癌研究会的《免疫治疗专家共识》、《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化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等多项国际及国内免疫治疗肺癌临床指南及推荐的制定,促进免疫治疗在中国肺癌患者临床规范化应用。
3
申请专利8项,其中2项获得授权;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其中2项获得授权。发表第一标注相关学术论文33篇,刊登于Lancet Respir Med,J Thorac Oncol,Nat Commun,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 Hematol Oncol,Clin Cancer Res,Cell Death Differ等权威杂志。获得国家级衍生课题4项,省级重点衍生课题2项。
二
研究获得的多种类型组学候选标志物有待整合并验证,建议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临床治疗和评价方面的成果外推验证,以确认其转化价值。
三
项目组织管理较规范,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国家杰青、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18名,博士后3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