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相遇,战而无畏,归时无恙。
我的故事,要从4月25日说起,上午还在手术中的我,接到通知后,马上交接工作,收拾行李,等待命令,随时出发。26日凌晨2点集合,出征上海,开始了我的援沪之旅。
到达上海后,看着往日喧嚣的城市如此安静,宽敞的大路上空无一人,内心百感交集。我们发誓一定早日战胜疫情!在几天的休整、交接与培训中,大家开始整理驻地,建立整个驻地的防线与自己房间的防线,让驻地成为我们最踏实与安全的避风港。
在期待中,我们入舱了,穿好防护服,互相检查,确认没问题后,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我去了重症,看着华山疲惫不堪的老师们,很希望可以马上接替他们,但又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就这样,我一边学习一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多干点活儿。但厚重的防护服,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每次抽血,在护目镜和面屏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操作,三层手套更是不便,但老师们,竟然可以通过股静脉穿刺抽血,真是值得我们多学习。
终于我们的队伍整建制接收病区了,我再次主动申请参加重症护理。这时迎来了更重要的工作,我们成立了俯卧位通气小组,由我们七位男生组成。我们每天穿插在各个病区内,重症病人的护理往往需要我们几个人合力才能做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截瘫患者,在领队亲自评估以后,认为他非常适合俯卧位通气,我们便和主管医生一起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俯卧位通气对新冠患者有特别显著的作用,起初患者不是特别相信这个操作,但是在第一天尝试了一个小时俯卧位通气以后,患者感受到了极大的舒适和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第二天我们一入舱,患者家属就已在等待,强烈要求继续俯卧位通气。还有一位百岁老人,我们每次入舱,第一时间都是去看望她,帮她翻身,看着她一日日好转,终于顺利出院了,我们无比骄傲。虽然每次给几位重症患者翻身以后,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但是成就感也在此时布满心头……
一个月的抗疫之路,即漫长又短暂。看着患者,在我们共同的帮助下,顺利转阴出院,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一入病房,上海人民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地打招呼。渐渐地,病房人越来越少,很多大爷大娘,都在出院时说:“感谢你们的支援,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们,疫情过后,一定来上海,我们一定要尽地主之谊。”
我作为全队年龄最小的护士,虽然有些方面不如战友们经验丰富,但是我认真踏实,虚心学习,乐于助人。体力与耐力永远是男孩子的强项,多少次搬运物资,帮助女生们送水,我们都是冲在最前面……一声命令,我们所有的战友,没有怨言,立马起身奔赴上海,战至最后,我们队伍零感染,得到了上海及全国人民的肯定。
感恩相遇,战而无畏,归时无恙,这一段抗疫之路,为我的人生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这是在我最好的年纪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编辑/刘晓娜
供稿/郝向前
监审/刘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