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吃法是所有食物里最多种多样的。
作为常见烹饪界的“百搭”食材
鸡蛋不仅味美而且价廉
有人甚至餐餐离不开
但也一直存在着另外一种声音
“鸡蛋不能多吃,否则胆固醇会高!”
真的是这样吗?
在鸡蛋「每天摄入量」上
中国人有天然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吃进去越多的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肯定就越高。血液中胆固醇高的话,得心脏病的几率肯定也得上升。而鸡蛋,特别是蛋黄,作为胆固醇大户,自然是少吃为好。
前段时间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黄佳琦团队发表了一篇研究,他们在对超48万人进行健康数据跟踪后的确发现:
一日内每增加300毫克胆固醇摄入量或一个鸡蛋摄入,总体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但是!重点来了,上述结论并非适用所有地域人群。
把48万人的健康数据按地域进行分析后,研究员们惊讶地发现:
在欧美,鸡蛋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正相关;而在亚洲人群中,鸡蛋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不相关。
2020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在亚洲队列中,每天增加一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存在相关性;而在美国或欧洲的队列中则没有这种相关性。
5月24日,北京大学教授余灿清团队发表了一篇研究,该研究特别分析了中国人群摄入鸡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天最多吃一个鸡蛋,促进心脏健康。
而且研究人员还强调,目前中国的健康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平均食用量低于此水平。鼓励大家适度食用鸡蛋,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换句话来说,在鸡蛋「每天摄入量」上,我们中国人有天然优势,可以放心的吃!
一日一鸡蛋,健康长相伴
鸡蛋作为一种“全营养”食品,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0%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 、3%的维生素E 、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6%的维生素B、8%的维生素B2,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
除此以外,鸡蛋中的蛋黄还富含卵磷脂——它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是养护血管、肝脏的一把好手。
健脑益智
蛋黄中含有卵磷脂,对脑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均有良好作用,可延缓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记忆力。
防治动脉硬化
蛋黄中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小,并保持悬浮状态。这样就能阻止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在血管壁上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而蛋黄中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所以,那些吃鸡蛋只吃蛋白的同志要注意了,你不吃的蛋黄,才是鸡蛋的精华。
综合目前所有的研究,对健康人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是必须的,一天吃两三个也不会有大毛病 。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脏病高危人群,每天1个鸡蛋也能放心吃。
不过呢,每天吃两三个鸡蛋,卵磷脂含量还是有限的,达到防治动脉硬化等功效需要每天吃十个鸡蛋左右。
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日常补充卵磷脂,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避免脂肪和胆固醇沉积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鸡蛋怎么吃?
这种做法最简单也最有营养
鸡蛋的吃法是所有食物里最多种多样的。致力于烹饪与营养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根据各种研究与实验数据,列出了鸡蛋吃法排行榜,不管在哪个榜单里,带壳水煮蛋都是排名第一。
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胆固醇一旦被氧化,就会成为最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之一),因此,是对心脏最有益的吃法。而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空气接触较充分,氧化较多。同时这种做法比较吸油,用油量也较大。
带壳水煮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煎荷包蛋、摊鸡蛋、炒鸡蛋、蒸鸡蛋的蛋白质消化率也都在90%以上,但生鸡蛋只有30%~50%,还存在着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带壳水煮蛋加热温度低,营养全面保留。蒸蛋、水煮荷包蛋虽然加热温度低但是水溶性维生素会有些许损失。煎荷包蛋、摊鸡蛋、炒鸡蛋由于加热温度高,维生素损失更是严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