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一院何正飞:从第四志愿到人生的主攻方向
很多选择学医的人,要么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影响,要么因某事而产生治病救人的念头,其中也不乏有认为医生是一个稳定的职业而选择了从医。
然而对何正飞而言,医学是他在高考时退而求其次再其次的选择。
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何正飞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种成长
“五年的大学生活才让我对医学有了重新的认识,觉得这是一块蛮有意义的领域。”听完这话,不由得让记者有想了解这所大学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使一位对医学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扭转了认知的冲动。
当然,冲动仅是一时的欲望,脚踏实地才是人生的根本。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一副宽厚和善的面容,这是何正飞给人的最初印象。1999年,毕业后的何正飞来到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富阳一院 ),工作在临床一线,直到他担任医院党委书记后,仍坚持出门诊、查房、做手术。
“虽然现在将一部分精力放在行政管理上,但是临床工作一直没有放弃。医生这份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常人无法体验到的。”他用了“巨大”两个字来描述医生这个职业给人带来的成就感。 至今,他也仍记得“第一次做心包穿刺的成就感”。那时,他还是医院大内科的一位“小”医生,但对心内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有种莫名的职业使命感。
他讲述了这件事的过程:“一天半夜12点左右,一位80岁左右、有着八年心脏病史的女病人忽然晕厥,被送到医院。那时医院有要求,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才能做心包穿刺。”可病人的病情不允许有丝毫时间上的延误。“先把能做的相关检查完善掉。”
当时的何正飞思路非常清晰,在主治医生到来之前,他做出大胆尝试--对病人做心包穿刺确定出病因,为主治医生的抢治争取了时间。“每一次新的尝试对人生也好、从医之路也好,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对医生而言,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这是何正飞一直坚信的。
“而这个过程也非常美妙。” 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是工作的一种境界;但如果把工作当作兴趣来培养,那将是一种超脱。“对一名医者来说,还有什么比挽救回病人的生命更为神圣的。” 说这话时,他脑海里闪现出2016年抢救一名心脏骤停患者的画面。
那年,富阳一院胸痛中心刚刚成立,何正飞已是心内科主任。一个下午,急诊科来了一位60多岁心脏停跳的病人。“值班医生为其做心肺复苏时,病人的心脏会偶尔跳动一下,当时结合相关检查考虑是急性前壁心梗导致心脏骤停。” 当时,病人的家属很着急,想转院或请外院的专家诊治。
何正飞对其家属说,都来不及了,让我们拼一拼吧。在得到了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急诊科立即将病人转至导管室。从急诊室到导管室要经过一条200米左右的走廊。
“护士推着转运床,我在床上持续为病人做心肺复苏。”到达导管室后,何正飞和心内科团队的医生协力为病人做心肺复苏、血管支架植入术,接着又做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我们有强大的心内科团队,有竭尽全力挽救病人生命的信念,所以病人的抢救非常成功,恢复得也很理想。”由此可见,救治病人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医德信念。
“县域是国家最基层的一个单位,从医疗体系来讲,县域医院的救治能力与百姓的身体健康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何正飞深有感悟。“近几年,随着县级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很多县区级医院都掌握了急诊PCI技术,大大提升了对危及到老百姓生命的疾病的救治能力。”他说,县级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为老百姓就近就医带来了高效和便捷的医疗服务。“虽然当年第一志愿不是医学,但回过头来看,从医的过程很美妙。”此时的他对当年被第四志愿录取早已没有任何遗憾,甚至还颇感幸运。
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基石
“早年,医疗迅速发展,但同时存在着包括医患关系、医疗费用增长等很多不尽合理或者说不和谐的地方。”一路走来,医疗改革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何正飞看到,近几年,在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背景下,医疗改革有了引导性。
他担任医院党委书记后,根据浙江省2019年公立医院党建改革的相关要求,将医院党支部建在科室上,使医护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深度融合。“医院的业务发展很重要,但更不能忽略思想的提升和党建引领。”他说。
目前,富阳一院大多数支部书记同时也是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这样的融合后,医院党政班子行政指令落实起来简单很多,特别是疫情期间,所有的党员干部都是闻令而动,冲锋一线。”他说,每次接到疫情防控任务时,都在半夜十一二点左右,但医院总是仅用半个小时就把所有人员组织好,确保了第二天核酸采样任务的顺利完成。
“疫情让医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但所有职工没有一句怨言,特别是党员干部,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来应对各项工作。”何正飞非常感激这些职工:“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 医院发展的三部曲是: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管理制度。虽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基石。
“人才是所有医院发展的核心所在,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技术能力、服务水平,最后还是要靠人才来推动。”何正飞说:“像我们这家医院,引进外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有点难度。”所以医院十分注重对新招进来的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有些本院培养的医生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其中一位心内科主任就是通过医院内部培养,再加上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后,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主任医师。“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心内科的所有手术,还把胸痛院前急救流程建立起来。”
院长助理是位外科医生,经过医院培养掌握了ERCP技术(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目前是浙江省县区医院ERCP手术做的比较出色的一位医生。何正飞称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医院人才。“近几年,医院还和医学院校合作,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并设立青年人才培养中心,建立123人才培养梯队,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
123指的是一级、二级、三级首席医生。首席医生所做的工作要和医院建设、目标捆绑在一起,不单单是专业技术。“三级首席医生是医院的年轻医务人员,二级首席医生是主治医师或部分科室的主任,一级首席医生是医院最核心的科室主任。”
每年年底医院都要对首席医生进行包括科研课题、医疗纠纷、安全建设等项目的考核,综合评判后分数达标者,除工资、绩效外,单独发一部分奖金给首席医生。“医院的发展不是靠院长、书记,一定要靠所有的科主任、医护人员。科主任是核心所在。”他说。
首席医生每年都进行筛选、调整,这样使每位优秀的医务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五大中心建设
对老百姓而言,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就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何正飞将这个环节和“千县工程”中提出的急诊急救的五大中心建设相结合。
说到五大中心建设,他的语气中露出鲜有的骄傲感。
据了解,富阳一院已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救治和新生儿抢救中心则放在富阳妇幼保健医院。
“创伤、卒中、胸痛中心再加上肺部结节中心、甲状腺结节中心、胃癌早筛中心、高压氧舱治疗中心等十大专病中心,使医院学科建设走上快车道。”
他逐一介绍起来:“建设胸痛中心的时候,医院为全员进行了培训,包括医院的保安保洁。”并不定时走进街头巷尾及老百姓家中,进行健康宣教和培训,建立健康意识。
如今,富阳一院的胸痛中心在当地颇有名气,老百姓有胸痛疾病都知道立即拨打120到医院就诊。
医院还优化了急诊急救流程。
“比如,原来夜晚做增强CT,值班医生要向放射科、护理总值班室提出申请。胸痛中心建立后,只要值班医生认为病人需做主动脉CTA,一键启动半小时内就可解决。”
“不要临床一线医生关注临床以外的事情。”他说:“每一次改变都会使人产生非常强的成就感。”
胸痛中心的建立为胸痛特别是心肌梗塞病人开通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通道。
“医院的卒中中心虽仅次于胸痛中心,但在浙江省县区级医院里面也属于一级中心。我们设有专门的卒中门诊,卒中救治体系。”
“脑梗”病人从来到医院到脑血管溶栓的时间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创伤中心启动急救会诊体系,完善了救治流程。
接下来,医院要通过每个科室报一到两个专病,以专病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打造医学高峰。
“2+3”慢病管理体系
富阳区原是杭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2015年撤市设区,是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不必说东梓关的油菜花,更不必说万市浮云岭的野樱花,单是这“八山半水分半田”的俯瞰图,就让人有非此不旅游的冲动。
富阳人口83万多,从医保资金来看,在外就医的百姓占医保资金的1/3。为将百姓留在区医院就医,医院一方面提升医疗技术能力,把病人留住,把病治好;一方面和区医保局沟通,给予留在本区医院就诊的同一类疾病病人在医保资金报销比例上一定的倾斜。
“从2017年开始,区医保局专门拿出一部分钱来鼓励留在富阳治疗的重大手术病人。病人外请专家费用,由医保局来承担。”他说,这是非常好的留住病人的措施。
医院还建立教育博士科研工作站,邀请医学博士,省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来医院带教、查房、手术,提升本院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希望通过这些手段留住部分优质的医疗资源,让百姓就近就医,用比较少的医疗费用,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中,医共体发挥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内生动力。
富阳一院医共体下有十家分院,“十个分院就是十个科室,我们成立了两办七中心来管理分院。”作为医共体总院,富阳一院每年对医共体下属分院都进行项目培训。
主要做两块内容:一是提升分院慢病、常见病的诊断治疗。“让患有慢病和常见病的老百姓,能在分院解决的,就不要来总院。在总院治疗的病人,转到分院康复。”再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比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接种等。“提升医共体分院所有家庭医生、全科医师的技术能力,将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留在乡镇卫生院。”
富阳一院根据辖区特色建立了“2+3”慢病管理体系,2是高血压、糖尿病;3是脑血管、心血管、慢性肾脏病。何正飞介绍道,医共体将与这些慢病相关的疾病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相连的慢病管理体系,实现医共体内全区域健康管理。“目前,通过对前列腺癌、大肠癌、肺结节等筛查工作,我们还尝试建立对肿瘤患者的管理。”
如果何正飞不介绍,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浙江省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事实上是“富阳原创”。“富阳一院牵头和区卫健局一起打通区属医院、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医学平台。”“不管在哪一家医院做检查,到区域内任何一家医院看病,都能在平台上查到最近1~3个月内的所有检验检查结果。”
何正飞说,根据病人的病情,医生认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的,再做相关检查。不需要的,就以医学平台的检查结果为依据。如今,浙江省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已经更新到3.0版本,拓宽了很多项目。这样,既节约了老百姓就医的时间,也节约了费用。
记者了解,截止到2022年5月,富阳区检查检验互认人次182883、互认项次471094、涉检金额2073.79万,其中富阳一院互认人次15420、互认项次68301、涉检金额329.96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