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张永宏教授:从免疫作用机制看肝癌消融治疗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

2022-06-21 06:57   肝胆相照平台

无论冷冻消融还是热消融,在治疗过程中都可 灭活肿瘤细胞、激发肿瘤抗原 ,在理论上可诱导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重建免疫监视,恢复免疫平衡。

导语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五位,病死率居第二位。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联合的策略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模式。

在近日举行的“肝癌在线”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张永宏教授作《从免疫作用机制看肝癌消融治疗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学术分享,从介入治疗的角度分析如何将肝癌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结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医学对肝癌发生、发展的认识,从“种子土壤学说”到“血管调控学说”,再到“免疫监视学说”,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近年来,人们认为肝脏慢性炎症、肝脏的血管调控、肿瘤微环境改变以及免疫平衡都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人们对肝癌的深入认识也推动了治疗手段的进步。靶向治疗可明显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时间,为晚期患者带来希望;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免疫治疗开启肝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全病程管理的理念让转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的概念走进了大众视野。

然而,肝癌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肝癌治疗仍然面临挑战。如何将各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实现精准治疗,如何预测疗效,如何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肿瘤消融治疗可以根除肿瘤“种子”、保护免疫微环境,具有微创、可重复的优点,开创了肝癌治疗新格局,为复发/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消融治疗分为“冷”、“热”两种 。冷冻消融通过向病灶注入冷冻能量使肿瘤细胞脱水,冰晶形成也可直接损伤肿瘤细胞,最终使肿瘤缺血坏死;热消融通过高温造成不可逆的细胞损伤,在大于70℃时使病灶产生凝固性坏死。

无论冷冻消融还是热消融,在治疗过程中都可 灭活肿瘤细胞、激发肿瘤抗原 ,在理论上可诱导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重建免疫监视,恢复免疫平衡。由此,可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以验证理论。

1、消融治疗是否会激发系统免疫应答?

一项研究   [1]   通过收集患者消融前和消融后的样本,对DNA甲基化进行检测,发现在患者消融后,Th1信号通路、Th2信号通路、CXCR4信号通路等都有一定的提高,表明消融治疗的确会影响机体系统免疫反应。消融治疗对机体免疫反应的激发,第一天以应激反应为主,而在第七天以免疫活化为主。  

2、消融治疗是否会辅助重建免疫监视?

相关研究 [2] 采用重叠肽技术+ELISPOT技术,将肝细胞癌(HCC)相关抗原(TAA),如MAGE、NY-ESO、SSX2、SALL、AFP等作为免疫研究的靶标,健康人、慢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均无反应,而肝癌患者反应明显。   研究发现,不同分期的HCC,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不同。BCLC-0/A期,多个TAA均产生反应;而BLCL-B/C期,仅仅AFP产生反应,其他TAA反应较小。消融治疗前后,TAA产生反应的数量和性质都有改变。消融治疗后一周,出现了消融前晚期肝癌患者不出现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抗原;消融治疗一月后,又恢复到消融治疗前的状态,说明 消融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免疫监视。   PD-1高表达影响CTL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在肝癌进展期,PD-1 promoter甲基化降低,表达增加;在消融治疗后,PD-1 promoter甲基化升高,表达减少。说明消融治疗影响PD-1基因甲基化和表达。

3、消融治疗是否有助于恢复免疫平衡?

肝癌消融治疗后,IFN增高,IL-10下降,并且治疗后IFN/IL10的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比值,提示消融治疗有助于恢复Th1/Th2信号通路平衡。DNA甲基化检测提示,肝癌消融治疗后细胞因子整体有所提升,以Th1轴向为主,抗原递呈进一步加强,T细胞免疫反应增强。

关于原发性肝癌消融术后复发   研究发现,消融治疗前机体缺乏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患者,复发率更高,可能是由于消融后机体未能重建免疫监视,仍处于免疫耗竭状态。肝癌复发患者免疫状态以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信号通路活化为主;而无复发的患者,以Th1信号通路活化为主,提示 如果消融治疗后机体没有免疫重建,复发率更高。

因此,针对高复发人群,应提出多学科联合诊疗思路。 通过消融治疗,局部精准定点歼灭肿瘤集团军,完全消融是关键;免疫治疗可清除影像学不可见的肿瘤,游离肿瘤细胞及<5mm微小癌巢,恢复T细胞功能。   肝癌患者消融治疗后复发,多发生在术后3年以内,因此可建立高危复发模型进行预测。

高危复发患者完全消融后联合免疫治疗具体思路为: TACE序贯消融治疗后,立即进行术后评价,如果高危复发模型提示患者有高复发风险,即可行免疫功能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治疗,术后1月给药,每3周一次,维持4-8个疗程)对患者进行免疫功能重建,最终可使高危复发患者复发风险降低86%。

也有研究 [3] 根据肿瘤周围的免疫细胞数量、功能和状态将肿瘤的免疫分期分为热肿瘤、免疫抑制期、免疫缺失期、冷肿瘤。该分期与消融治疗后肿瘤复发关系明显,热肿瘤2年复发率小于10%,而冷肿瘤两年复发率大于80%。因此, 通过消融治疗打破免疫荒漠、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改善免疫微环境、使用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打破免疫耗竭状态尤为重要。

4、小 结

综上所述,多学科综合诊疗是趋势也是方向,局部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应该和衷共济: 以局部治疗为基础,去除肿瘤负荷,激发抗肿瘤免疫; 通过系统治疗,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打破肿瘤免疫抑制状态; 转化治疗应该基于指南、高于指南,通过降期与降级,让患者实现长期获益; 精准治疗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提供精准方向。

参考文献

[1] Zhao Y ,  Li K , Sun J , et al. Genomic DNA methylation profiling indicates immuneresponse following thermal ablation treatment for HBV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carcinoma[J]. Oncology letters, 2020, 20(1).

[2] Distinct tumourantigen-specific T-cell immune response profiles at different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tages[J]. BMC Cancer, 2021, 21(1).

[3] Jérome Galon,DanielaBruni.Approaches to treat immune hot, altered and coldtumours with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ies.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04January 2019.

34151654819720412

张永宏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主任、生物医学信息中心主任

● 传染病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中国肿瘤微创产学研战略联盟 肝癌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 肝病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 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分会 常务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肿瘤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治疗,消融,肝癌,肿瘤,免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