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错把45床病人的药给了46床的病人!1名护士被停班调查

2022-06-10 12:02   健康大河南

护士在举起药瓶、为患者换液的那一刻,看着轻巧,实则沉重!因为护士举起的不仅是一瓶小小的药液,更是患者的安全和护士责任!  


导语

近些年,随着患者殴打医护人员事件的频频爆出,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严峻。而在医患日益紧张的关系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医院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态度。

7月21日,陕西澄城县的杨先生爆料,称当地一家医院疑似用错药,导致他的父亲在19日输液时出现不适,之后很快去世。处理事件过程中,杨先生意外发现输液瓶上竟然不是父亲的名字,   父亲床号为46,单输液瓶标号为45。杨先生认为,医院输错了药是导致父亲去世的主要原因。  

29521654819065542  

医院承认用错了药物,并对涉事护士作出停班处理并进行调查,可对于赔偿,医院表示只愿意给二、三万元作为补偿,杨先生并不同意,医院则进一步建议进行尸体鉴定,弄清老人真实去世原因后再进行合理赔偿。可问题来了,为什么该医院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进行尸体鉴定呢?  

原来院方表示,涉事护士确实错把45床病人用的药给了46床的病人,但两名患者用的药相同。是同一厂家生产、相同批号的头孢曲松钠,且两名患者用药剂量和配比盐水也完全一样。他们患的是同一种病,由同一名医生给他们治疗,医生给他们开了一样的药。  

78701654819065624  

老人去世的理由用药无关,并且在事发之前,医院就曾给家属下过两次病危通知单。  

很多网友表示,药一样,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不是同样的药呢?那不就是直接扼杀了一条生命吗?  

最终医院对2名涉事护士做出辞退的决定,当地相关部门则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作出了处理。  

医者无小事,人命大于天。我国《刑法》第335条明文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381654819065680  

白衣天使的头衔既是荣耀也是责任,一个 “简单的失误”,轻则损害病人的健康,重则成为一把杀人的利器,严格遵从“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和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就能从根本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不仅是《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对护士执行医嘱也有明确的指示:  

执行医嘱流程  

常规流程:阅读-查对-确认-打印医嘱执行单-执行(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1) 医嘱处理护士接医生下达的医嘱后,认真阅读及查对。  

(2) 查对医嘱无质疑后确认医嘱。  

(3) 打印医嘱执行单。  

(4) 医嘱处理护士按医嘱执行要求的缓急分配给护士执行。  

(5) 医嘱执行护士接医嘱执行单后,认真查对,严格按照医嘱的内容、时间等要求准确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6) 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护士在举起药瓶、为患者换液的那一刻,看着轻巧,实则沉重!因为护士举起的不仅是一瓶小小的药液,更是患者的安全和护士责任!  

而医院管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坚持对“输错液”等误操作零容忍,别再让悲剧重演。  

医患关系的蓝天,始终都需要双方去共同守护。  

本文消息来源:医学之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护士,医嘱,查对,执行,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