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命至上、绝不轻言放弃
2022年5月8日上午,一位患者家属在周浦医院的大门口高举横幅:“感谢周浦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救了我爸爸”。
经询问,这位家属是ICU的病人山先生的女儿。山先生今年70岁,于去年8月确诊肺癌后接受了微创手术和6次化疗,还伴有冠心病、脑梗死,未接种新冠疫苗。由于在社区新冠筛查中发现阳性,山先生于4月7日被送到周浦医院治疗。一个多月来,父亲的病情一度非常危重,在周浦医院的救治下,父亲终于转危为安,全家人商量后,特意来用这样的方式向医院表示感谢。
急症重症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邓星奇介绍说,山先生入院前体温最高达39℃,咳嗽、咳痰、发热,送至我院时体温已经正常,指脉氧95%。医生为他实施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给予莲花清瘟颗粒、中药宣肺解毒协定方及增强免疫治疗。4月10日早晨,病人指脉氧下降到85%,血压140/80毫米汞柱,心率96次/分,经胸部CT检查,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于当天下午17时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邓星奇查看病人并结合病史考虑目前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治疗上给予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抗凝等一系列等措施。22:30查房时发现,患者氧合改善,指脉氧96%,神志清楚,呼吸急促有所减轻,无发热,血压和心率均正常。
4月1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查房,建议继续俯卧位通气治疗,可以使用小剂量镇静药物以增加患者舒适度。但是,之后的半个多月里,由于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及肺部肿瘤病史,免疫功能差,因此,从发病之初的新冠肺炎轻型,迅速发展至重型、危重型,病情进展非常快,先后出现40℃高热、肺水增加合并细菌感染、低血压、感染性休克等病情,一度危及生命。这期间,周浦医院团队得到了国家新冠肺炎专家组、仁济医院团队的支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调整机械通气参数、抗菌素、加强营养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并由康复科技师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到5月15日,山先生体温高峰下降,感染得到控制,患者精神好转,神志清楚,可简单遵嘱动作,呼吸机支持参数进一步降低,氧合指数维持于350毫米汞柱,目前正在继续康复锻炼中。
邓星奇表示,周浦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坚持生命至上、绝不轻言放弃”,期间得到了国家新冠专家组邱海波教授、康焰教授、马璐教授多次床边指导,以及仁济医院张继东副院长、皋源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已经让数位和山先生一样的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周浦医院
守护您的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