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范涛教授-唇亡齿寒:脊髓脊柱外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2022
07/26

+
分享
评论
脑科前沿
A-
A+

脊髓脊柱外科是个多学科兼容的交叉学科,相互取长补短,将各种技术整合应用到疾病治疗中,从而达到把最好的技术和治疗效果带给脊髓脊柱患者的目的。

53761654839867472

访

范涛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唇亡齿寒:脊髓脊柱外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01   访谈内容

1.脊髓脊柱外科是个多学科兼容的交叉学科,相互取长补短,将各种技术整合应用到疾病治疗中,从而达到把最好的技术和治疗效果带给脊髓脊柱患者的目的;

2.只有博大的胸怀和卓越的眼界才能成就脊髓脊柱外科的未来,才能发展脊髓脊柱外科;

3.要用无私宽厚的责任和情怀去包容、接纳新技术、新理念,才能让脊髓脊柱外科蒸蒸日上、后继有人。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范涛教授

专家访谈

神外世界:您为什么要和我们分享“脊髓脊柱外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个专题呢?

范涛:我想通过神外世界平台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大家对于脊髓脊柱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歧。人们对脊柱外科认识得都很清楚,所以一提到脊柱外科大家都知道。颈椎腰椎的疾病都是脊柱外科,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脊髓和脊柱外科结合起来跟大家提,这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话题。我经常说脊髓脊柱外科实际上是一个唇亡齿寒的关系。接下来我会从脊柱外科的历史上来跟大家讲讲,为什么要把脊髓和脊柱外科放在一起研究和拓展。这个概念是一起的,大家一提脊柱外科都知道,但是事实上所有脊柱外科都是围绕脊髓和脊神经功能来开展的。

神外世界:请您谈谈脊髓脊柱外科的历史。

范涛:从历史上来讲,有几个故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是脊髓的功能,实际上发现脊髓脊柱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最早是一个土耳其的科学家发现脊髓的功能,它是节段性地分布的。第一台脊柱手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一个法国的军医在五百年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脊髓脊柱损伤的士兵就实施了脊柱外科减压手术。为什么要实施这个脊柱外科手术,是因为脊髓损伤导致了病人的截瘫,他发现了脊髓损伤的平面,然后才展开脊柱手术。所以说脊柱的手术实际上最开始是围绕脊髓和脊神经功能来展开的。

那么讲了第一例成功的脊柱手术是两百年前,应该是1828年,当时是一个马背上摔下来导致脊髓损伤的病人,进行了椎板切除的减压手术。成功的脊柱手术是离不开脊髓损伤的定位的,大家看到现在的脊髓损伤都有CT和核磁,在没有影像诊断之前都是靠神经内科医生通过神经查体来发现病灶的节段,然后再由外科医生进行椎板的减压手术。所以说脊柱手术实际上和脊髓及脊神经的功能密切相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脊柱手术一定要提脊髓和脊神经功能重塑。

普遍认为,第一台脊髓肿瘤切除手术大概是一百三十多年以前,应该是1887年。Victor Horsley神经外科医生是怎么进行这个脊髓手术的呢,是通过神经查体发现脊髓的这个节段性分布的,病变在哪一个部位,然后通过确定病变定位把脊髓肿瘤拿出来。 

其实,早在1753年,Lecat医生就实施过脊髓脊柱肿瘤切除。所以从历史上来看,脊柱的手术是离不开脊髓的,而且所有脊柱手术的目的都是围绕脊髓和神经的功能来进行的,否则的话,脊柱的手术就失去了意义。脊柱的内固定,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为止,也就是不到七八十年的时间,它的目的就是围绕着脊柱的另一个功能——脊柱的支撑和运动功能。所以说从脊柱和脊髓手术的历史上来看,脊柱手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缓解和改善脊髓和脊神经受压来进行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来维护脊柱的支撑和运动功能,就是支撑人体的重量,从而保证运动的功能,所以这才是脊髓脊柱外科的起源和历史。

我们谈到脊柱手术的时候,如果忽略了脊髓的手术,是不全面的,也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你谈到脊髓的手术,不强调脊柱的功能,那你脊髓的手术也是不完全的,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个观点。就是说从脊髓脊柱外科的起源来讲,脊柱手术是离不开脊髓手术的。相反,脊髓手术与脊柱功能也密切相关。

神外世界:请您谈谈脊髓脊柱外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范涛:从我自己的经历上来讲,我是神经外科的医生出身,刚开始在做脊髓脊柱手术的时候,我们对脊柱的功能就不太重视。现在随着脊髓脊柱外科的整体发展,比如说显微技术的出现、脊柱内固定的出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出现,那么脊髓脊柱的手术应该同时来评估,而不是单纯强调脊柱手术,也不是单纯强调脊髓手术。因为这种单纯的强调都会有盲点,都会因为一种技术本身的制约而影响发展。比如说我最早跟着老师在显微镜下进行脊髓肿瘤切除术,这是三十多年前的经历,那时我刚刚开始从事神经外科,我们用显微镜通过精细的手术把脊髓内的肿瘤彻底切除,但同时因为要打开椎管,把脊柱后方结构椎板和棘突也拿掉了。时间长了以后发现脊柱的功能受到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因为切除脊髓肿瘤得到了改善,但是因为去椎板以后造成长节段的椎板缺失,病人的脊柱功能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发生脊柱畸形,所以我们慢慢地就注意到了脊柱功能。

恰恰相反,有很多脊柱的手术,比如说腰间盘手术、颈椎病手术,也涉及到脊髓和脊神经的处理。有一次我在外院会诊手术,隔壁另外的手术间里在做腰椎间盘手术,硬脊膜不小心被划破了,神经鼓一个包就露出来了,台上的医生会束手无策,硬等着我在显微镜下把硬膜修补起来,才完成了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否则的话,就会出现脑脊液漏,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所以说脊柱的手术永远离不开脊髓和神经功能的保护。  

同样在我做脊髓手术的时候,比如说过去做脊髓手术,做椎管减压,或者是Chiari畸形手术, 我们非常重视减压手术,后来发现颅底凹陷还同时合并寰枢椎的脱位。实际上这个脊髓空洞,包括脊髓的功能,是因为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的问题导致的。所以我们就要开始在显微镜下后路直接松解关节,进行齿突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这是必然的一个联系。

27651654839867726

23641654839867945

34561654839868121

但是同样有很多脊柱外科医生治疗寰枢椎脱位非常有经验,他们展示了许多效果不错的病例。但是如果所使用的手术器械依然是一百多年前就出现了的手术器械,那么在传统肉眼手术的情况下,对许多解剖结构的认识和处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手术技术和理念的提高与进步。 

事实上我们在显微镜下使用一个牙签大小、粗细的一个磨钻头,或者是超声骨刀的头,就可以代替这种粗糙笨重的工具,你拿这个工具去衡量手术的范围和角度,那远远不是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说我们现在实际上通过显微镜,通过脊柱内镜,视角已经可以做到360°的范围,你还拿过去的器械来衡量,这个器械的宽度是9毫米,所以你撑开的角度只能到9毫米,这远远不是这个概念。拿牙签大小的器械可以去伸到关节里面,通过改变显微镜的视角,操作范围可以绕到关节面的侧方甚至前方,不用显微镜是永远不可能理解的,更不用说做到了。显微镜已经改变了我的整个视角,我的减压已经可以达到360°。

64611654839868309

图注:颈前椎体开窗手术入路。

通过正常颈椎前路入路,暴露C5椎体前表面,保持C4-5和C5 - 6椎间盘间隙完整(A)。根据C5椎体的大小,在椎体前缘设计一个1.0*1.5 cm的正方形骨块。用超声骨刀在四边切开整个C5椎体。同时保持上下椎体终板完整。完整取出骨块,切除后纵韧带(B,C)。识别硬脊膜中线并切开。然后双侧悬吊硬脊膜。显露蛛网膜、脊髓软膜及囊肿(D,E)。完整切除囊肿。剥离切除囊肿与脊髓软脑膜腹侧的粘连。脊髓和脊髓外血管网得到了仔细的保护(F)。通过5-0手术缝线和微型吻合器将硬脊膜水密缝合(G)。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复位C5骨块并用微型钛板固定。用人工骨替代材料填充周围间隙。常规闭合手术伤口(H)。

再比如,传统的上颈椎重建手术都是前路。我们在纤维镜下就成功尝试和实施了多例后路切除上颈椎椎体肿瘤,并通过后方植入人工椎体。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完成了颈椎椎体重建。

如果你拿一个锄头大小的一个东西来衡量范围,也远远不是这个概念。所以我说在我们从事脊柱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比如说接受现在新的一个显微镜,在显微镜底下, 我们整个解剖和看到的视角和你肉眼看到的和传统外科能够实现的东西完全是两个概念。它会产生一个颠覆性改变,所以现在我们在做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手术的时候,都是在放大三倍左右的显微镜下,清清楚楚地可以把椎动脉避开,那么关节面的重建会用超声骨刀来处理,从后方一直处理到关节的前方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不仅保证了手术的精细,同时也改变了这整个的手术的灵感。所以我一直强调脊柱外科要和脊髓外科神经显微外科结合起来。这样我们不光是应用的是一个新的技术,而且改变的是一个疾病治疗的理念,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手术技术,所以它给我们展开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开启的是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

神外世界:请您谈谈国内脊髓脊柱外科的现状。

范涛:这些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手术工具对于显微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完全是不需要的,你用那个器械的大小去衡量手术的范围和适应症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当我们现在从国家教育的角度上来讲, 脊柱外科和脊髓外科的起源是在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一九三几年的时候。当时就像是一个平行线,就是脊髓外科做脊髓的,脊柱外科做脊柱的。但随着我们大家对新知识新器械的接纳,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们一些脊柱外科的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从国外回来以后发现包括在国外也是这样的,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神经外科医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脊柱外科的技术和发展。实际上就是脊髓和脊柱同时并行的情况下,共同来发展脊髓脊柱外科,也就是说发展脊柱外科如果离开对脊髓脊柱显微神经外科的认识,你对脊柱外科认识是不全面的,同样一个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你的显微技术再强,但是你不注重脊柱功能的保护和维护,你的脊髓手术的精细程度是会打折扣的。所以现在脊髓手术和脊柱手术协同发展是必然。

那么在国外已经完全有独立出来的脊柱外科医生的培训,它既要经过显微技术的培训,也要经过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培训。所以他们真正的脊柱外科医生,是能全面地接受显微技术培训、脊柱内固定技术培训,认识到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进步,只掌握一种技术的神经外科医生,是不能从事脊柱手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淘汰它是自然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就是说在这个自然规律下,就需要下一代神经外科,包括我们70后、80后、90后的脊柱外科医生,都必须经过正规的显微技术训练,脊柱内固定训练。这样脊髓脊柱的技术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每年举办的脊髓脊柱解剖培训班,大概是从08年开始,当时我们引进的教材就是美国的神经外科医师住院医师的培训教材,专门有独立的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教材。

我们现在不光要有脊柱内固定的教材,同时要有脊柱显微外科的培训的教材。这样的话,就会让我们把所有的先进技术都应用到脊髓脊柱外科上来。所以从将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讲,脊髓手术和脊柱手术协同发展,而成立独立的脊髓脊柱外科,两者共同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这样的话就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从事脊髓脊柱外科的神经外科医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专业上的包容和合并,而是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胸怀和远见去认识疾病治疗的发展。就是说我们不能在主观上强调自己有威严,其实你自己觉得再厉害,也只是掌握了一个技术而已,而你需要真正去发展和丰富自己。实际上是你要有足够的胸怀和远见,还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脊髓脊柱外科协同发展不仅仅是个专业合并的问题。我们50后,60后从事脊髓脊柱外科的同仁,有义务和责任让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70后、80后、90后的脊髓脊柱外科医生接受正规的显微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及其他微创脊柱手术技术,才是真正应该拥有的眼界、胸怀和责任。

神外世界:三博脑科目前脊髓脊柱解剖培训班概述。

范涛: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有两期。不过由于疫情原因,这个事情会有一些耽搁。无论从住院医师培训,还是医生的专业角度上来讲,都是希望把脊髓脊柱手术技术能够全面地铺开来做。所以大概在2005年,我来到三博,当时我在三博开展开辟脊髓脊柱专业。当时的理念就是显微技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微创技术来全方位开展脊髓脊柱手术。所以我想这个理念到现在近20年时间了,这个理念仍然需要更多的从事脊柱外科的医生来接受和传播。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脊髓脊柱协同发展是自然规律,不是任何一个人的一件事,而是就像太阳冉冉升起那样,它是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阻挡不了这个事情的发生。那么面对这个技术的核心,我们只有能够敞开胸怀,开阔远见去接受新生的事物和新生的技术,把脊髓脊柱糅合在一起,我们的技术才能够进步,我们的水平才能提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把脊髓手术技术与脊柱手术技术结合,使手术技术和治疗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最终目的就是把最好的治疗技术和效果带给患者,最终受益于广大的患者。

我经常讲在显微镜下治疗脊柱疾病对神经和脊髓的保护,你想想如果能够把并发症减小一个百分点,那么受益的患者不光光是成百上千,可能是几万到几十万,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接受。你手术做得再好,如果你用显微镜的话,那是另外一个概念,是另外一个世界。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脊柱外科的同行能够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同样能够接受更新的技术来丰富我们脊柱外科的发展。你比如你现在内固定做的再好,你在显微镜底下看到的关节面和关节间的视野,它真的是另外一个世界,是你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和过去传统的脊柱外科能够敞开胸怀,能够提高自己的远见,接受新人进入以及新的理念,这样我们的脊柱外科才能够走得更远。所以说脊髓脊柱外科的发展,一定是从事脊髓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和从事大部分脊柱外科骨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大家在技术上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推动脊柱外科的发展。所以我希望看到脊髓外科、脊柱外科在专业和技术上能够带来全新的专业,那就是脊髓脊柱外科

神外世界:术中电生理监测和微创技术麻烦您再解释一下。

范涛:术中电生理监测,实际上就是在术中通过对脊髓神经功能的监测来告诉医生手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程度,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会告诉医生脊髓功能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说术前是什么状态,术中是什么状态,术后是什么状态。在术中随着神经电生理变化,手术的节奏和幅度就会有改变。比如在“切”的情况下,脊髓电生理信号就发生改变,那此时你的手术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呢?还有你的手术策略是不是要更改,同时术中对脊髓的保护的一些药物,是不是就应该实时地进行一些改变,这都是对我们一些帮助。

现在我们一些微创的概念,可能就会缩小我们的伤口,在很小的切口下就完成了传统的减压手术。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所以这都是趋势,但是不是所有的微创都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呢?它也不是这样,所以病人有时候来了跟我说,你手术是不是微创。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的一个神经外科杂志上发现了一篇文章。我看到了他们采取一个小切口的减压,虽然他做了一个减压口是很小的,但是里面的创伤却很大。他把里面很多的结构都拿掉了,最后病人还出现了一个人为的脑脊液漏。

针对这个事情,我也提出了我们对微创减压手术的要求——不是小切口就代表微创,而是我们整个的减压步骤和结构做到真正的创伤少,那才是我们微创的理念。所以,微创是一个理念。我们真正要做到创伤小,还是需要有很多技术的,相对的观念的技术上改变,我们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微创。

神外世界:哪些脊柱外科手术需要神经电生理监测呢?

范涛: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讲,脊髓脊柱外科发展到今天,我认为所有脊柱手术都需要术中的监测。它都是常规,只有这种监测才能够不时地提醒我们。这就跟我们做手术需要导航似的,跟开车用导航是一个道理,它会实时地告诉你你在哪里,做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包括一些机器人,实际上相当于导航技术,那么导航它仍然是一个图像引导下的手术技术,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可视化技术,比如说微创同镜,这个内镜监测放到脊柱外科手术上来讲,跟导航同时结合会让脊柱手术更加地精准和创伤更小。

神外世界:三博脑科目前有专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吗?

范涛:我们有专门的团队来做脊髓监测,同样现在我也主张过去的显微手术是用来切除脊髓肿瘤的。而对一些颈椎病、腰间盘手术,如果使用显微镜,医生会接触到另外一个世界。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这个疾病的治疗,根本上都会有改变。紧接着,通过显微手术来治疗椎间盘和颈椎病,同样会提高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神外世界:您对微创的概念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

范涛:我说的这个微创,它是减少创伤的一个理念。其实这个微创手术,它是起源于Minimally invasive。它有两个概念,就说这个概念提出来时,介入非常规的手术器械达到的手术都叫微创手术。但是微创又是另外一个理念,就是创伤越小越好,所以我们把这个事情要分开来,要分开来去讨论这些问题。当它变成一个理念的时候,它包括所有的手术,当它特指非传统工具手术的时候,它专指一种手术。所以就手术名称而言,微创手术就是抛开所有传统观念的手术,传统器械的手术都叫微创手术。就理念来讲,所有的手术都追求创伤小、收益大,因为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名词,我没必要去纠结在这个概念里面去,什么是微创,什么不是微创。

神外世界:对于脊柱外科手术中,哪些疾病使用显微镜,哪些使用内镜呢?

范涛:每一个技术都有每一个技术的优缺点。显微镜相对来讲显露范围大一些,操作的时候更彻底一些、更直接一些;内镜手术相对来讲,显露的范围更局限有效,因为它切口比较小,范围做不了这么大。对于一些小范围的疾病,它有它的优势,但是对于一些大范围的疾病,显微技术仍然是一个重要技术。比如说做一个脊髓肿瘤切除术,从颈1长到胸12,长四十多公分,你通过微创,通过小切口,这个内镜是怎么也达不到这个目的。

同样,我们做脊髓肿瘤手术,做完了以后病人合并脊柱侧弯,如果光切完肿瘤以后侧弯不管的话,病人还会加重。所以现在就会在显微手术切除脊柱肿瘤以后,同时一起做脊髓内固定手术。那么这样对于这个病人而言就实现了创伤最小,手术收益最大。所以脊髓和脊柱手术的协同发展,一定是随着技术的开展。这个新的理念和新的领域,同时也能给广大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技术。

神外世界:什么时间提出4大技术的呢?

范涛:我是2005年从国外进修班回来,在三博开展重建了脊髓脊柱病房,那时就把这个理念提出来了,而且我本人也是受益匪浅。我也希望这种理念能够进一步地规范和普及到我们脊柱外科医生的培训中来,让更多的70、80、90后的脊柱外科医生都能接触这样的培训。

神外世界:三博脑科目前脊髓脊柱培训班学员有多少了呢?

范涛现在每一届大概有三四十个人,所以这十几年下来二三十年也有六七百人, 我觉得这个还远远不够。国内还有其他的培训中心,我觉得最主要是让脊柱外科医生从根本上接触新的技术,从理念上来改变我们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神外世界:您是否觉得内镜做脊柱外科手术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呢?

范涛:一定是这样的,就说新技术的产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胸怀去接纳它。你不能光看到它的出现,你光认为内镜只能切一个间盘,但也许未来就能切到两个、三个。所以在新技术都是要以博大的胸怀先去认识和接受这个技术,然后才能去发展它。所以说脊柱外科的历史起源上它就跟脊髓外科是分不开的,只有把脊髓和脊柱外科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够有更大的远见来发展这个专业。

神外世界:贵院开展了多少例脊柱脊髓手术了呢?目前大概每年开展多少例?

范涛:在整个中国来讲,我们大概坚持每年500台左右,这已经都十几年历史了。所以现在满打满算下来大概有8000-10000台脊髓脊柱手术开展的经验,而且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限于脊髓肿瘤的治疗,我们会拓展到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落,包括脊柱侧弯等疾病。

10781654839869271

神外世界:对于想致力于开展脊髓脊柱外科的年轻医生,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范涛:从事脊柱手术,一定要把显微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和微创一起结合起来。我们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把更多的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脊柱外科中,才能够推动其发展,才能够有立足之地。如果你单纯强调一门技术或是一种技术,那一定是走不远的,是会受限制的。所以这一个手术需要一开始就要有正规的培训来引导各方面从事脊柱外科医生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只有接受了这方面的培训,他们有了新的技术,综合了各种的技术,才能把这个治疗的理念带到临床实践中。

神外世界:因为现在疫情原因,没有了线下培训班,对于想学习脊柱外科的医生,您有什么建议呢?

范涛:我们有传统的、专门的教材。我们自己就会有很多的教材,比如脊柱内固定的教材,脊柱的病例分析,包括颈椎病单元都会有一系列的书,大家可以在这一方面得到补给。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线上的培训也是可以的。

神外世界:在家里有没有什么器械可以模拟现场的脊柱培训呢?

范涛:主要是显微技术的培训,我们有的医生在家里,在显微镜底下练习一些缝合技术,最主要的是显微解剖。我们通过显微镜会更详细地了解脊髓脊柱的解剖,对于后期的脊髓脊柱疾病的治疗是有很好的影响。同样我们还会熟悉一些脊柱内固定技术,这个应该在实验室里面学习。

神外世界:3D打印技术在贵院使用吗?

范涛:我们可以通过1:1地把病人标本打印出来,指导我们采取治疗的方案,而且我们有3D打印可以把肿瘤、血管、脊柱打出来,把脊髓和神经都1:1地还原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设计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

神外世界:贵院3D打印都在使用吗?

范涛:都在用,复杂的病人我们都在用,一些复杂的病人这都比较紊乱,反复手术的病人我们会需要用3D打印来帮助我们。

神外世界:三博脑科脊柱手术是如何定位的呢?

范涛:我们都是有导航,通过术中的这个X摄片, CT结合核磁进行术中的导航定位。

神外世界:请您分享一例脊柱脊髓的病例

范涛:一个最典型的手术案例是全脊髓肿瘤伴脊柱侧弯的病人。这个病人我们是在显微镜底下把全脊髓的肿瘤从脊髓起源的位置一直切到胸12, 把整个肿瘤都切掉。然后把结构都还原回去,又通过脊柱内固定技术把脊柱侧弯一期解决。这个手术做了十多个小时,在显微镜底下切的肿瘤的长度是四十五公分,是目前来讲脊髓内最长的一个肿瘤。脊柱侧弯的矫正也是从胸1一直矫正到胸12,这个病人的手术虽然做了十多个小时,切完肿瘤又做了脊柱矫正,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间病人出血不到1000毫升,约八百毫升。这个手术把显微手术和脊柱内固定的手术结合起来,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也是发挥到了极致,是比较震撼的一个病人。

02 课件资料

24651654839869361

68661654839869448

97121654839869536

97571654839869724

27691654839869902

14461654839870064

59171654839870250

42251654839870319

77341654839870479

65671654839870634

53351654839870849

76601654839871025

33331654839871322

3941654839871645

53111654839871899

91711654839872117

3711654839872292

03   专家简介  

26241654839872456

范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兼三系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

自1995年来一直从事脊髓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研究,曾参与脊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于2012年获得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荣誉称号。提出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Surgical Neurology, Vol.52(3):299-305, 1999)。以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微创脊柱手术技术相结合理念,全方位开展各种脊髓脊柱外科手术8000余台。包括: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及椎旁、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的同时,可采用脊柱内固定技术矫正与维护脊髓肿瘤合并的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等严重脊柱畸形。提出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进一步完善规范了该类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发表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根据颅底凹陷合并与不合并寰枢椎脱位及脊髓空洞的分类特点,采用减压结合枕颈固定或C1-2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Neurosurgical Review 2019);采用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病、椎管狭窄及脊柱退变性疾病;提出并建立颈椎病单元的理念和方法,改进并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采用通道微创脊柱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内病变。

主持完成“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微创脊髓脊柱手术技术的应用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颅底凹陷的临床分型及相应手术治疗方案的研究”,参与“神经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成功主持并举办了22期全国脊髓脊柱应用解剖及手术技术研修班。累计学员逾400人,均为国内各地区神经脊柱亚专业的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近十年来,在带领和推动我国神经脊髓脊柱亚专业的发展和推广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篇(其中含SCI 11篇);主译《神经外科手术图谱-脊柱及周围神经分册》(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及2018年第三版)。主编《脊髓脊柱外科典型病例诊治解析》(人民出版社,2018年),主译《脊髓脊柱肿瘤手术图谱》(辽宁科学出版社,2008年);参加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手术学》“椎管内肿瘤章节”的撰写(科技出版社,2000年)。

专业特长:神经外科常规疾病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血管病、外伤、畸形等);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颅-颈交界关节稳固技术;环-枕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显微手术治疗;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及椎旁、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的同时,可采用脊柱内固定技术矫正与维护脊髓肿瘤合并的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等严重脊柱畸形;腰骶皮毛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柱裂、骶管内肿瘤、脊髓栓系的显微手术治疗;微创显微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椎病、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神经根痛和椎管内肿瘤切除及脊柱内固定技术;脊髓脊柱损伤、感染、骨髓炎的显微手术治疗;选择性显微手术脊髓后根切断、高位脊髓切开、脊髓电刺激器安装治疗肢体痉挛和疼痛。

85411654839872571

张东骜 医生    

脊髓脊柱外科 博士 博士后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脊髓脊柱中心 副主任医师

以脊髓脊柱为研究方向,发表国内外专业学术论文7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推荐为北京市海淀区继续医学教育讲师,承担全国脊髓脊柱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外伤,脊柱侧弯,脊髓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

转自:神外世界微信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经外科,脊柱,脊髓,手术,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