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打针就“晕”了,对付“晕针”有这几招
“护士,我每次打针都很紧张,你轻一点哦”
“护士,我有点晕针,每次打针都会有点不舒服”
......
在注射室经常会遇见患者这样对我们的护士小姐姐说,甚至遇到过患者还没开始打针就已经“晕”了。很多患者说上次打针还是在小时候,对打针的恐惧很容易引起晕针。
那么,引起晕针有哪些原因?怎样预防呢?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们来什么是晕针。
晕 针
晕针又称血管性晕厥,是由于强烈的针刺等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亢进引起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脏的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晕厥。
1
晕针的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是患者发生晕针的主要心理因素。由于情绪过度紧张、害怕和恐惧注射,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扩张、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无力造成血压下降而发生血管性晕厥。
生理因素
体质虚弱以及对疼痛敏感、患者疲劳、血糖相对较低、休息差、贫血、感冒、生理期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当受到疼痛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脑供血不足、软弱、虚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晕厥症状。
饥饿或空腹
饥饿或空腹时机体的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加上机体的应激能力较差、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晕针。
了解了引起晕针的原因,就可以针对这些原因来避免晕针的发生。
2
如何避免晕针
第一点,不要过度紧张,可以在打针时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可以通过跟护士的交流分散注意力来缓解紧张,也可以申请家属陪同一起打针。
第二点,有过晕针史的病人一定要告知注射护士,如打针前就有身体上的不适请休息过后或者提前告知,以便护士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三点,打针时不要空腹,如果平时容易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注射前进食,以免注射时突发低血糖。
-END-
撰稿:罗娟
审核:钟兴明、张璟
审定:黄伟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