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失眠痛苦30多年,这种方法一招治愈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失眠之苦多烦忧。《世界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约7.06小时,相比十年前缩短近1.5小时。
他事业有成却失眠30余年
55岁的王先生(化名)白手起家,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事业有成的他却饱受失眠的痛苦整整30余年,“每天一到晚上就害怕,睡觉成了我的思想包袱,越是想要睡得好,越是睡不好!”王先生沮丧地说道,早年的艰苦创业为他带来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失眠这个挥之不去的烦恼。
多年来,王先生尝试了各种方法,游泳、跑步、打坐,服用褪黑素、保健品、中药,甚至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
“为了治疗失眠这个问题,我辗转全国各大医院,能试的办法几乎都试了个遍,安眠药的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失眠的问题却愈发严重,去年还查出轻度抑郁症、焦虑症。”王先生大吐苦水:“每天躺在床上要酝酿2-3个小时才能勉强入睡,迷迷糊糊睡着之后又很容易醒,一个晚上要醒7、8次,有时甚至会做噩梦,睡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
她儿女双全却饱受失眠困扰
同样有失眠困扰的还有二胎妈妈陈女士(化名),她两年前喜获千金,儿女双全、生活美满的她在外人看来可谓人生赢家。可只有陈女士自己知道,羡煞旁人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困扰。
“自从二胎后,我就一直睡不好觉,动不动就失眠,很多时候身体已经感觉很累了,很想要睡着,可就是无法入睡!”陈女士白天忙着工作,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晚上又睡不好觉,逐渐出现了头晕头痛、肌肉紧张等不适的症状,血糖也超出正常指标。
“失眠真的让我身心俱疲,我就想好好睡个觉怎么就这么难呢!”因为严重失眠,陈女士变得暴躁易怒、身体乏力,注意力无法集中,不得已只能辞掉了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麻醉睡眠治疗还他们高质量睡眠
经过多方打听,王先生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王文元的麻醉睡眠门诊。详细了解王先生的情况后,王文元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麻醉睡眠治疗,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不会成瘾也不会反弹。”
根据王先生的实际情况,王文元为他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入院当晚10点,王文元为他进行了麻醉睡眠治疗。整个过程中,王文元都在持续监测他的呼吸、血压、心率、睡眠深度,并根据其病史、程度及用药反应等数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并制定个体化的后期用药方案。
第二天早上6点,王先生自然醒来。经过3个疗程的住院治疗,王先生失眠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我需要的安眠药物明显减少,我的睡眠监测手表显示,深度睡眠时间延长了一倍多,睡眠评分从原来的60分提升到了90分,家人朋友都说我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明显好转!”
同样地,陈女士也通过门诊神经阻滞及住院治疗,成功摆脱了失眠的困扰。“除了睡眠质量变好,头晕头痛、肌肉紧张、血糖升高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身都舒畅了。没想到麻醉治疗失眠居然这么有效,真的太感谢王主任了!”
全省首家开展麻醉睡眠治疗
作为全省首家开展麻醉睡眠治疗的医院,像王先生、陈女士这样的患者,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门诊接诊病人已突破1000人次,收住病人300余例。统计显示,患者经过3-5个疗程的麻醉综合治疗后,平均入睡时间相比治疗前缩短了32 %,总睡眠时间延长28%,服用安眠药物剂量降低64%。
麻醉科主任罗佛全介绍:
顽固性失眠不仅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诱发或加重原有精神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顽固性失眠的麻醉治疗采用的是患者特异性的综合治疗方式,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调整生理性睡眠周期、调控交感/副交感功能平衡达到治疗目的,没有记忆力减退和药物依赖等副作用。
医生还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制定特定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睡眠治疗康复训练,包括冥想训练、音乐治疗、有氧运动训练与认知行为疗法等。
# 温馨提示 #
如果你有入睡困难(就寝后30分钟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频繁醒转,总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噩梦频频, 醒后仍有疲劳感等情况,且这些情况每周出现3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应及时就医!
麻醉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持开展心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等各科手术麻醉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其中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心脏移植)、冠脉搭桥术麻醉技术等均达国内一流水平。开展各种门诊疼痛治疗和无痛诊疗工作,包括急慢性疼痛治疗、癌性疼痛、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及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手术麻醉等。近年来积极开展“病人自控镇痛”技术,以合适的多种镇痛模式及优化镇痛药物选择,获得最佳的镇痛效果。
麻醉科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及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