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梳理自疫情爆发以来医药行业的IPO情况,总结监管机构对新冠概念股IPO的审核关注点,并进行相关的案例展示。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疫苗、口罩、治疗药物等医疗产品需求激增,医药产业迎来逆周期发展机遇。许多医药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大力研制相关新冠产品,整体营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一大批新冠概念成功闯关IPO。但随着新冠产品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以及相关产能在短期内的大幅释放,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使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新冠概念股营收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疑虑。本文通过梳理自疫情爆发以来医药行业的IPO情况,总结监管机构对新冠概念股IPO的审核关注点,并进行相关的案例展示。
一、 新冠疫情以来医药行业IPO概览
据深投研统计,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药行业新上市企业有77家,共募集资金1,180.99亿元。从医药细分行业来看,77家IPO企业涉及11个细分行业,其中化学制剂行业位居榜首,共21家,占比约三成;其次是体外诊断行业,共15家,占比约两成;此外还涉及其他生物制品、原料药、疫苗、中药III、动物保健、医疗研发外包、血液制品、医疗耗材及专业服务行业。具体情况如下:
疫情以来医药行业IPO企业所处细分行业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深投研顾问
注:上述医药细分行业参考同花顺分类标准
从医药行业IPO企业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来看,自疫情爆发以来有63家IPO企业营收呈正增长趋势,占比超八成,医药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逆周期性。在63家实现正增长的IPO企业中,有42.86%的企业过往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甚至有23.81%的企业实现了翻倍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医药行业IPO企业在2019-2021年期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区间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深投研顾问
注:上述77家新上市企业中,海创药业2020年及2021年1-6月无营业收入;亚虹医药、上海谊众2019年、2020年未实现营业收入;泽璟制药2019年未实现盈利,因此这4家未纳入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析中。
二、 监管机构对新冠概念股IPO审核关注要点
通过查阅上述成功IPO的77家医药企业的反馈问询,深投研总结出监管机构对新冠概念股IPO的审核关注要点主要聚焦在疫情对发行人未来生产经营及业绩的影响、新冠产品相关的损益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以及新冠疫情导致的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方面,具体情况及参考案例如下:
三、 典型案例展示
(一)博拓生物-2021年IPO
由于发行人2020年上半年80.64%的主营业务收入源于新冠检测产品,且其产品全部出口。因此在发行人第一轮、第二轮及发行注册环节审核问询函中,其业绩波动均被重点关注,具体问题及回复如下:
(二)粤万年青-2021年IPO
由于发行人2020年新增口罩业务,其营收高于原有药品业务的营收,且原有药品业务收入下滑。因此在发行人第四轮及发行注册环节审核问询函里,公司口罩业务收入的增长可持续性被重点关注,具体问题及回复如下:
(三)圣湘生物-2020年IPO
截至2020年2月29日,发行人已发货近400万人份(其中近10万人份供往国际市场),为国内外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监管机构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为公司未来各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及整体营收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发行人2020年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为主,其他产品产销量有所下降。因此在发行人第一轮、第二轮、科创板上市委会议意见及发行注册环节审核问询里, 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被重点关注 ,具体问题及回复如下 :
(四)艾力斯-2020年IPO
受益于2020年疫情影响,发行人大力研发治疗晚期肺癌的伏美替尼等创新药并积极打造专业肺癌营销团队,期间虽未实现盈利,但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顺利在科创板上市。随着2021年发行人主要产品伏美替尼获批上市销售,其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发行人在2019-2021年期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01.36%,业绩实现超级爆发式提升。因此在发行人第一轮审核问询函里,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被重点关注,具体问题及回复如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