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左手医术,右手艺术”对沁芳之美

2022
06/11

+
分享
评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A-
A+

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的全国甲卷作文是引用《红楼梦》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情节为题作文。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的全国甲卷作文是引用《红楼梦》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情节为题作文。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曾经说过:“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技可进乎道”在医学里可以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来分析,作为临床工作者(医生),需要完成一个临床诊疗方案(手术)。需要哪些条件呢?不可或缺的就是医疗工具(器械)。只有器械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才成为“利”,具体点就是微创(或无创)医疗器械。这样对患者才称其为善(名医),有“欲”想法,要有行动“先”创新才能心想事成。怎么做到这些呢?“必”应用专业的医疗器械创新设计完成这项工作。

“艺可通乎神”,无独有偶,在5月27日的学术交流会上,葛均波院士分享了有位病人经过正向无法通过血管闭塞段,后来尝试逆向将导丝送入,没想到导丝居然顺利通过了。从正向到逆向,医学上的进步,这一创新的技术也使得闭塞病变的开通率从60%上升到90%以上。后来,葛均波院士还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主动迎客技术(AGT)”,将原来两个多小时的体外手术缩短成3分钟,大大提高了相关手术效率。一个术式的产生,需要多学科配合,需要汲取生活的智慧,需要多学科的跨界融合,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医术与艺术的碰撞,才早就了这种完美的术式。

   

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19世纪中叶的预言 “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越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 医生往往是“左手医术,右手艺术”的跨界。当在医疗领域,医生发现临床的问题,和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去搞发明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技术,实现了医术的跨越。

贾宝玉用“沁芳”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也让元妃省亲有回家的感觉。医术不是单纯的解决了某一个疾病,而是也需要艺术的跨界融合,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赋能,让患者更好有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医术与艺术并育并行,会让每一个人生都大美。


 


作者简介

刘雨奇

阅影科技

刘雨奇,阅影科技合伙人,CCI四期学员,CCI执委。关注心血管及影像领域,参与多个基础科研项目和临床研究试验,包括数据库设计,成果转化,媒体宣传等。负责市场运营脉影CT-FFR的注册临床研究和全心室的影像建模仿真模拟等。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期策划:沈雳

责任编辑:陈宝麟

本文作者:刘雨奇

后期制作:汪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艺术,医术,需要,医生,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