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瘤别名蜇伏脂瘤、棕色脂肪瘤,本病极罕见,是一种良性脂肪组织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混合构成,至少一部分是胞质颗粒状、含多个胞质空泡的棕色脂肪,多发于20~5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病史摘要
李某,老年女性,73岁。
因“肺部感染”胸部CT偶然发现右上臂三角肌椭圆形脂肪密度占位,既往体健。
PET/CT影像图
(右上臂高代谢病灶)
(SUV最大值为14.3,CT值约-96Hu)
影像诊断
右上臂三角肌椭圆形极低脂肪密度影,代谢明显增高,多考虑为良性病变(冬眠瘤可能)。
罕见良性肿瘤-冬眠瘤概述
冬眠瘤别名蜇伏脂瘤、棕色脂肪瘤,本病极罕见,是一种良性脂肪组织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混合构成,至少一部分是胞质颗粒状、含多个胞质空泡的棕色脂肪,多发于20~5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冬眠瘤占良性脂肪性肿瘤的1%~6%,约占所有脂肪性肿瘤的1.1%。患者主要为年轻人,男性略多见,表现为表现为生长相对缓慢的皮下肿物,一般无痛。可发生于多种部位,最常见的是大腿,其次为躯干、上肢和头颈部,偶有触痛。
组织病理
肿瘤组织具有完整包膜,由结缔组织间隔分成无数小叶。瘤细胞为较大棕色脂肪细胞,直径20~50um,多边形,胞质丰富,内含有大量嗜伊红颗粒,较多空泡,对脂肪染色阳性,证明有脂质。胞质内泡沫之间可见脂褐素。胞核小而圆,局中或偏向一侧。瘤内血管丰富,可见一些散在较大的成熟脂肪细胞。
鉴别诊断
1、黄瘤,瘤细胞体积较小,并常伴有其他炎症细胞或增生的成纤维细胞,黄瘤巨细胞有特征性。
2、颗粒性肌母细胞瘤 无完整包膜,瘤细胞多排列成巢状或束状。
治疗及预后
冬眠瘤为良性肿瘤,局部完整切除后不复发。
本病例来源于西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