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药企领导说,“老子才不想和你们搞什么同甘共苦”

2022-06-07 21:01   医脉同道

哪有那么多“同甘共苦”?更多的是为了稳住人心,先把手头的活干了。

士气和资源,年终奖与裁员。 

一个朋友,谈不上幸运或者不幸,在疫情前期公司上了核酸采样管项目。当时只是考虑到别的产品线不好做,市场上很难上量,没想到在疫情中别的行业萧条时,他们正在加班生产。

还记得当年口罩的稀缺吗?他们也一度遇到类似问题,因为原来设备是用于酶联免疫、生化、薄膜包衣片剂、支原体等产品,所以在采样管面前没有硬件优势。原来的灌装系统、贴签系统用不上。用的最基础的蠕动泵人工灌装,连拧盖机器都没有。

疫情下的检测市场,都是有非常大随机性的。谁也不知道这批货能不能卖掉,以往的常规产品你可以备货,毕竟是医院一直要用的。口罩行业到后面,生产机器也不值钱了。考虑到这种投入风险,公司甚至没敢搞投入,买了一台需要人工盖盖子的拧盖机,对,就是最简单的那种,几千块一台,产能也就可想而知。

面对市场上的需求,高层一拖再拖,毕竟旁边口罩公司已经是前车之鉴。但短期还要保障供货,怎么办?机器跟不上,人工拧!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新闻,核酸采样人员拧盖子都能拧到手烂。作为一个生产部人员,朋友也一样深深体会到了这种苦楚,水泡、溃烂、起茧。我问她怎么没走,毕竟之前说过不想做这种体力活了。 

她说,“你知道我们领导怎么说的吗?”那天晚上她们和平常一样所有人都在拧盖,包括她们生产的老大。有同事这时候说“领导在和我们同甘共苦。” 

领导回应说,“老子才不想和你们搞什么同甘共苦。本身作为领导,给大家提供一个与生产规模匹配的设备是责任。但很遗憾,没能创造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工作状态,所以只能一起干这些本身该由机器做的工作。尽量降低大家工作量,也好让我的领导知道,不买大型设备,全员上手也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 

确实如此,这不是一个拼苦力的时代。我小时候家里给农田去除杂草,靠的是人拔掉草根。到了后面,大家靠的是除草剂。以往几天就要再次拔草,现在喷一次除草剂可以管好多天。生产力,必定要和时代科技水平挂钩。否则即使你再累,也没法达到行业平均生产效率。在同样配方原料的情况下,最终比拼的是生产效率高低、成本优化,这一切靠的是设备的精准来降低消耗。 

哪怕是同样的原料配方,同样的3毫升规格,你的灌装机能固定装量在3.05毫升到3.4毫升范围内波动,对手企业的灌装机能固定装量在3.05毫升到3.1毫升。那么同样配制310升半成品,对方企业保底能生产成品100000支,你取个中间位3.25毫升,最多也只能生产成品95384支。一下子少了近五千支,那么绝对没法达到对手的价格优势。这是啥?这就是竞争力缺失。

哪怕同样的灌装精度,你一天安排三个人负责手拧生产 15000支,对方靠设备一天灌装拧盖一个人工轻松生产20000支。要知道论耐操性,机器比人强太多了。连着一周下来,机器依然能保证日产20000支,人估计得换两三批了,不然同一批人手得累废掉,势必会产量下降。而且这种生产力下供货周期长,同样的销售员谈下十万支订单,对方五六个工作日保证产完,你两周未必搞定。供货周期也是竞争力啊,这是啥?这是非产品质量因素的额外竞争优势,根本不用比性能差别,哪怕是同样的性能质量,同样的单价成本,也能从供货周期上驳回一局。 

尤其是现在的核酸检测费用一直在下调,你的供货速度就影响利润。在没有稀缺性、替代性比较的大前提下,供货速度快慢,直接区分企业的生死局。 

当你挣到了快钱,要清楚是不是员工付出了更多,要清楚是不是应该让员工享受到利润增长带来的薪酬。 

在疫情中最惹火的,莫过于检测试剂盒与新冠疫苗,前者的企业数量众多,无法让单一企业形成舆论聚焦点,而后者数量则少多了。钱你挣了,名也收了,手下的员工也该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才对。但如何才能让自己拿到更多?在不改变金钱数量的情况下,减少员工数量。于是先裁员,再谈发年终奖的事,根本没打算给员工红枣吃。

哪有那么多“同甘共苦”?更多的是为了稳住人心,先把手头的活干了。但与其让“共苦”的员工憧憬着以后的“同甘”,不如直接把话挑明比较好。你以为自己做领导可以画几张大饼,来透支员工潜力,其实一旦大饼吃不到,就是透支了自己的公信力。公司是不是受影响不说,你自己的口碑已经掉了。话要提前说明白,别搞虚假承诺。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对老一辈领导的权谋策略,根本不鸟,直怼硬刚才是将来的常态,所以领导也要紧跟时代,不要再把权谋视为本事。曾经有同事离职,面对年终奖的扑朔迷离和领导的口头许诺,直接在离职时就提,“下月15号发工资时,我要拿到该拿的年终奖,不然我就去告你”。

要在以前,领导肯定要借此机会开会,教育大家“要感恩,要讲公司情意”。但这次则没再多说,同事顺利拿到了钱。毕竟监管机构对那些爱“拖”字诀的企业,早已厌烦。按规则办事,是将来企业、社会的一个趋势,也是管理成本最低的方式。

员工来公司为了挣钱不假,但公司氛围也是大家是否入职的一个考虑要素。上班本身就已经够累,如果还要在情绪上做无偿付出,那么必定多数人会选择拒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同甘共苦,年终奖,药企,领导,员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