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萍矿总医院支援上海医疗队、支援上饶核酸采样队和支援宜春核酸检验队员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休整后,返回工作岗位。
6月6日,萍矿总医院支援上海医疗队、支援上饶核酸采样队和支援宜春核酸检验队员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休整后,返回工作岗位。这天上午,医院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仪式,欢迎他们平安返岗。院党委书记、院长余国宝出席仪式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剑玲主持会议并总结了医院支援各地的抗疫工作,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相关职能部室负责人及支援各地抗疫的队员们参加了仪式。
蔡剑玲在会上介绍了各援外医疗队支援抗疫的情况。援沪医疗队4月14-5月20日,工作人员入舱共计276人次。内舱负责新入舱患者52人次,出舱患者167人次,转运病人21人次,管理在院病人13513人次(其中测量体温2155人次,测血压65人次,核对修改病人信息1046人次,方舱内核酸检测847人次,帮助病人寻找快递85件,接返回血透病人20人次,发药2122人次)。驻地核酸采集队员采集核酸6848人次,其中上门采集129人次。援饶核酸采样队5月3日-5月21日,共采集核酸人次31569人,上户采集67户。支援宜春核酸检验队员5月11日-28日,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共完成13万余人次核酸检测。
萍乡市援饶核酸采样队副队长、萍矿总医院第二批援饶核酸采样队队长袁娜在发言中说道,世上本没有天使,当人们有需要,总有人披上白衣战甲,为生命而战。面对疫情,不惧风险,迎难而上,是护士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援沪医疗队润心党员突击队队长,医技党支部副书记罗娜说道,我们带着领导、同事的期望、家人的鼓励,踏上援沪的征程,在39天的援沪工作中,有苦也有甜,但我们都抱着同样的目标去战斗,那就是“竭尽全力守护大众健康”。
“接到援沪任务时我们心情非常激动,到达上海时我们曾经迷茫过,但是,顺利完成任务之后我们感到很欣慰。”华润健康(江西)援沪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萍矿总医院中医肾病风湿科主任陈宇说,“在援沪期间,队员们在舱内需要工作6个小时,加上路途上和进舱前的准备工作,所有队员需要12个小时不吃、不喝更不能上厕所。援沪期间虽然辛苦,但是所有队员互帮互助,从未退缩。未来,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们将继续披甲上阵,不惧艰险。”
▲萍矿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余国宝
余国宝在讲话中引用了习总书记评价抗疫精神的20个字“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他表示,萍矿总医院派出的支援各地抗疫的医疗队以行动践行着伟大的抗疫精神,实现了“零差错”、“零感染”,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越是困难,越显英雄本色,我院作为百年老院,在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险、不断创新的努力下,不断成长壮大,而现在,医院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继承前辈医者求真务实、不畏艰难的精神,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医院快速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出征,他们无惧、无悔。此次萍矿总医院返岗的医疗队中,包括14名援沪医疗队员、5名援饶核酸采样队员和1名援宜春核酸检验队员,既有疫情防控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关键时刻特别能扛”的“90后”,是一支“站位高、技术硬、听指挥、能打硬仗”的铁军队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出征、不惧生死、一往无前,全体队员眼里有光、心中存爱,对奔赴前线意志坚定、信心满满,他们深知,身后有医院全体职工的时刻惦念,有家乡亲人的全力支持,有当地同仁的积极配合,有广大患者的热烈期盼,虽然他们面临地是一场场硬仗,但他们绝对有信心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同舟共济、同心抗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守,他们勇毅、果敢。在忘我奋战的日日夜夜里,无论是入驻上海五中方舱医院,还是紧急抽调去开展核酸采样,或者是高强度的核酸检验工作,萍矿总医院支援的队员们始终以精湛的医术、耐心的护理、周到的服务,圆满完成支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医疗质量零差错、安全生产零事故、患者服务零投诉”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患者的一致赞扬,交出一张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的精彩答卷。
队员风采
援沪医疗队员:陈宇、郭敏、杨秋娜、姚洁、罗娜、张海霞、蔡虹、欧阳倩、袁敏、陈鑫、姚杏、兰玲、肖志洪、吴琴
援饶核酸采样队员:袁娜、甘莉花、何锡、曾艳梅、孙王芳
援宜春核酸检测队员:耿娜
支援感想
· 陈 宇——华润健康(江西)援沪医疗队队长、萍矿总医院中医肾病科主任
援“沪”抗疫期间,我感触很深,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合”“一”。大家从五湖四海而来,汇聚上海,朝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和上海民众一起共同抵御病毒,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为上海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积极贡献自身力量。对于这次援沪经历我将终生难忘,也在当中学习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永葆初心,践行使命,如祖国有需要我可以再次逆行出征。
陈 宇
· 袁 娜——萍矿总医院援饶核酸采样队队长、心内科副主任护师
平凡而又普通的护理岗位让我懂得: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事做好就是不普通。支援上饶,不管从心智还是人生经历都收获满满,这次逆行让我知道,在我这个年纪最应该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一个年轻人的价值,庆幸多彩的青春我选择了白色,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我终将不忘初心,继续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
袁 娜
· 耿 娜——萍矿总医院援宜春核酸检测队队员、检验科主管检验师
耿 娜
· 罗 娜——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润心党员突击队队长、医技党支部副书记、检验科主管检验师
在上海支援抗“疫”期间,我的家人意外受伤时,医院和科室同志积极为我解决问题,让我在战“疫”前方,没有后顾之忧。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守“沪”39天,我们来时无畏,归时无恙。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下次我们见面时,看见的不是只有眼睛,还有口罩后面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
罗娜
· 郭 敏——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副队长、呼吸科副主任
这次来到上海,我不再是游客,而是和千千万万的战友一起成了这座城的守护者!这里不仅有医务工作者,还有警察、保洁员、快递小哥,街道办人员、志愿者,他们都在为这座城市的运转默默坚守。作为普通医生,在这样重大疫情中,能够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发出点点微光,足慰平生。女儿曾问我没有打仗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英雄?我告诉她爱国不需要高歌婉语,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就好爱国,就能做自己的英雄。
郭 敏
· 肖志洪——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护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誓言、彰显本色。本次支援我院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方舱病人零加重,零死亡!我们始终坚信,不管黎明破晓前有多黑暗,我们终归会迎来曙光,等来春暖花开。我们坚强又勇敢,一切阴翳在我们面前都会过去。中国注定不凡!
肖志洪
· 陈 鑫——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消化科主管护师
从胆怯到勇敢,从生疏到娴熟,每一天都成为不一样的自我!难忘的经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风险挑战,这段经历都会提振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余下岁月,无灾无难,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愿所有的美好和期待都能如约而至!
陈 鑫
· 袁 敏——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介入科主管护师
在上海我们度过了母亲节,劳动节,青年节,国际护士节,这是一场难忘的旅程,这些将是我无比珍贵的经历和回忆。今年的春天意义非凡,感谢并肩作战的战友,点点滴滴,终生难忘。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有幸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有意义的事。
袁 敏
· 杨秋娜——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精神科护士长
病毒⽆情⼈间有爱勇毅笃定战⽆不胜,回首上海的39个日夜,有忐忑、有坚定、有过苦、有过泪、被需要、被关爱,离别之际,我收获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上海老百姓的质朴感谢、上海市政府和国资委的关怀,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在最好的时代做了最有意义的事。
杨秋娜
· 吴 琴——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骨科关节与运动病区主管护师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为疫情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我很高兴。我们这次来上海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 ,让我对护理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行动,去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 琴
· 欧阳倩——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神经内科护师
刚开始那些日子,确实是有些难熬的,而每天感觉最快乐的时光,是出舱了站在五中门口花坛那等车的时候,我习惯从花坛尚未开放的花苗盼望一个春日到来。虽然上海的疫情控制和大部分清镇病人转阴,抗疫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个多月后快关舱着那天我下班又站在那里等车,一切都是,春花灿烂。
欧阳倩
· 兰 玲——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急诊科护师
很荣幸在最好的年纪里做了最有意义的事。在这里我们采过核酸,进过方舱。战场换了一个又一个,我们用爱感动彼此,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和志愿者一起,共同保障方舱运转,传递着乐观向上的抗疫正能量。终究我们还是战胜了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此次的援沪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续写人生篇章最精彩的一页。
兰 玲
· 蔡 虹——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骨科脊柱脊髓病区护师
初到上海,往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阴霾。工作中虽有担忧,但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完成方舱内的各项工作,解决患者的各式需求,做好舱内外的沟通协调。当看到患者能出舱时开心的手舞足蹈还不忘感谢时甚是欣慰。我们只是身披白甲冲在战”疫”前沿,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愿山河早日无恙,人间皆安。
蔡 虹
· 张海霞——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中医肾病科主管护师
从萍乡出发到上海五中方舱医院工作,我是参与者、是感受者、也是见证者。希望今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能够国泰民安,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灾难,让百姓越来越有幸福感。当然,今后不管遇到什么突发灾难或者需要,我依旧会毫不犹豫成为“逆行者”中最平凡的那个,这一身白衣便是我此生穿过最骄傲、最自豪、最无悔的衣服。
张海霞
· 姚 杏——萍矿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我和我的队友坚守在方舱,经常在天亮前出发,在深夜里归来。累的时候,隔着防护面具,我们互给微笑,互相打气。想念家人的时候,我们把最爱的人的名字写在了我们的防护服上,仿佛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给了我们坚持的动力。我只是全国三万八千名援沪工作者中的一名普通医护者,我将带着这份难忘的经历的洗礼,更加明确护理工作的意义。
姚 杏
· 何 锡——萍矿总医院援饶医疗队队员、呼吸科主管护师
轮到一个小女孩采核酸的时候,小姑娘用好激动好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妈妈,白衣天使诶!”,看着她的年纪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女儿,如果我的女儿看到此时的我,她会不会激动,会不会崇拜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身教大于言传,作为护士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我希望用我的行动感染我的孩子,给孩子当一个好的榜样。
何 锡
疫情以来,
萍矿总医院医务人员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
白衣执甲,冲锋陷阵,义无反顾。
在援鄂、援沪、援昌、援饶、援宜春等
各个岗位上,
展现着萍矿医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尽全力为战疫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梁 桥
编辑:梁 桥
审核:袁凤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