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应用国内原位体内开窗技术,成功为一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后患者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定。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应用国内原位体内开窗技术,成功为一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后患者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定。这例复杂主动脉夹层病例体内开窗技术的成功完成,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同时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主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再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向国内先进水平并进。
现年53岁的韦先生,因“突发胸背痛剧烈疼痛11小时44分”于5月28日由当地卫生院送至我院救治,急诊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诊断为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夹层破口多个,破口最近心端者位于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大小约10mmx5mm,随时有可能加重夹层撕裂,病情危急。
(患者胸腹主动脉CTA提示B型主动脉夹层,红色箭头为夹层裂缝)
韦先生入院后,心血管内科医师积极给予降压、控制心室率等药物治疗,但其血压控制欠佳,仍有胸痛症状,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心血管内科主任兼一区主任曹保卫主任医师、二区主任欧发邦副主任医师以及科室医师团队们紧急商讨治疗方案,根据其夹层破口特点,决定采用全国领先技术原位体内开窗技术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6月1日,经与韦先生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曹保卫主任及欧发邦主任在局麻下,通过穿刺左肱动脉及右股动脉,应用原位体内开窗技术成功为其施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手术过程顺利,用时仅需1小时35分钟,术中韦先生无不适症状,术后胸痛症状消失,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定,康复良好,将于近日出院。
(术中造影,红色箭头为破口位置)
(术中专用器械原位开窗)
(术后造影弓上三分支显影,夹层封堵,破口消失)
术后查房,患者恢复良好
【医学小课堂】
一、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由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由此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引起的。其典型临床症状是“刀割或撕裂样胸背痛”,该病较为少见,但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主动脉夹层示意图)
二、主动脉夹层的病因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占70%~80%,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
2.结缔组织病
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cet病等。
3.先天性心血管病
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所继发的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二瓣化。
4.损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撕裂,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主动脉夹层。
5.其他
妊娠、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
三、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按照夹层破口与累及范围,主动脉夹层可以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心率和镇痛等。手术治疗:A型夹层适合急诊外科手术,B型夹层更适合于采用腔内介入治疗,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其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死亡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者,已成为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术式。但是如果夹层的病变部位累及主动脉弓主要的分支血管,带膜的支架不仅封堵了破口,还会封堵分支动脉,造成脑部和上肢的缺血,这就需要难度更高的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与“体内开窗”技术。“体内开窗”技术对手术医师技术要求极高,因为主动脉弓部操作越多、时间越久,出现脑梗塞的风险越高,为了避免患者发生脑部缺血及卒中,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同时迅速进行体内原位开窗,术中还需要密切注意脑保护。
赵秋燕(心血管内科)
编发:宣传统战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