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麻黄治抑郁症案

2022
06/07

+
分享
评论
实践派
A-
A+

临证心得时下门诊中抑郁的患者在逐渐增多,西医治疗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求治于中医者很多,但临床上症状复杂,往往辨证不清,使临床医生颇感茫然。

郭某,女,62岁,河北省河间市人。2010年10月15日初诊。

患者近两年来不明原因出现精神疲惫,郁郁寡欢,多愁善感,对生活失去兴趣,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西药效果不佳,无奈投中医治疗。患者体形胖大,表情木然,两眼呆滞,目光迟钝,头晕,饮食减少,睡眠差,多噩梦。舌苔黄腻,脉象滑而有力。

处方:

陈皮20g,半夏20g,茯苓20g,枳壳15g,竹茹12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全身稍觉轻松,各种症状依旧。

调方:

陈皮30g,半夏30g,枳壳30g,茯苓30g,竹茹15g,甘草6g。15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睡眠好转,噩梦少,食欲有所增加。但依旧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疏方:

陈皮50g,半夏60g,茯苓60g,枳壳30g,竹茹15g,麻黄10g,甘草6g,21剂,水煎服。

四诊:患者出现难得之笑容,目光较以前敏锐许多,睡眠渐觉踏实,开始料理简单家务。原方再服15剂。随访,患者药后不适尽消,两年来无反复,目前在一家小区做清洁工作。

 

临证心得

时下门诊中抑郁的患者在逐渐增多,西医治疗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求治于中医者很多,但临床上症状复杂,往往辨证不清,使临床医生颇感茫然。

据黄师经验:体形肥胖的抑郁患者多有温胆汤证,因为大多属于黄师所谓的半夏体质,即传统中医所谓的痰湿之证

此例患者让人一看便知是半夏体质,其多梦、头晕、纳差,也是温胆汤证,但起初运用温胆汤效果并不明显,因为笔者用药剂量过于保守。黄师常说对于体质明、方证清的患者要敢于用大剂量药物,尤其半夏一药,大剂量应用有很好的催眠镇静效果,如果常规剂量,恐难收佳效。

此案加用麻黄也是黄师独到的经验!他认为麻黄可使人精神兴奋,对于情绪低落、恶寒无热的抑郁患者加用会有很好疗效。临床验证,果如其言。

 

本文摘自《经方实践得失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温胆汤证,温胆汤,半夏,麻黄,陈皮,剂量,茯苓,中医,枳壳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