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郑军华为仁济临床医学院师生讲授方舱医院建设管理经验
6月5日上午,仁济临床医学院邀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为全体师生讲授“勇担风雨,共守彩虹”思政人文课程。线上课程由仁济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袁蕙芸主持,仁济临床医学院全体师生近500人出席。郑军华为临床医学院年轻学子送上殷切寄语,鼓励同学们保持身心健康、深入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勇于探索未知。
2020年1月除夕之夜,郑军华作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紧急千里驰援,驻守武汉金银潭医院长达67天。而当2022年春新冠疫情再袭上海之时,郑军华于3月25日带领仁济医院医疗队进驻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目前仍坚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至今已整整73天。
郑军华从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信心决心、认清防控形势、强化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为师生们阐述了他和他的团队建设和驻守方舱医院的故事。他指出,加强党的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本次抗疫的制胜法宝之一。在方舱医院,成立了仁济医疗队临时党总支,联合各地医疗队,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引导患者中的党员“双报到”亮身份,先后在世博、新国博方舱医院报到党员300余名、招募舱内志愿者近2000人,建立方舱志愿者协助管理制度,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始终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分类收治、做好双向转诊、加强悉心护理,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重症、危重症,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千方百计降低病死率。建立“8+1模式”,形成仁济内循环,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方舱工作制度,编撰《方舱内定点医院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总结新国博方舱医院工作经验便于交流和推广。建立网格化宣传队伍,宣传干部随队深入工作一线,获取最新、最全的新闻信息和数据,舆论引导与暖心服务并重。
交流环节中问及“方舱医院管理运维是否遇到过难关”时,郑军华坦言,方舱医院就是小社会,需要警察、消防、志愿者、工勤、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人员形成合力才能正常运转。虽然核酸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舱医院的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都曾是运维中的痛点难点,但所幸的是,舱内所有工作人员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共绘抗疫“同心圆”,终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
郑军华对仁济临床医学院全体师生、尤其是青年学生们在本次疫情中知重负重、一往无前的表现予以肯定。他为临床医学院的年轻学子、未来的医务人员送上寄语,鼓励同学们保持身心健康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诊疗能力的储备、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并积极去探索实践。
在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但反弹压力仍然存在的现阶段,只有社会面“守得牢、控得住、放得开”,才能真正取得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郑军华书记如今仍带队坚守在方舱一线,继续在全力以赴推动防疫工作科学、精准、有效落实。师生们也深受医疗队的精神鼓舞,决心要坚持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继续将仁济医护前辈们的大爱、担当、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