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影像科成功开展心脏磁共振检查,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院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又取得了新突破。
说到心脏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心电图、心脏超声……但是你知道吗?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还有一样更神奇的利器它就是心脏磁共振成像目前,心脏磁共振检查作为一种较新的检查手段可以给心脏拍摄“高清电影”还能够为心脏疾病患者更精确地找出“真凶”。
日前,我院影像科成功开展心脏磁共振检查,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院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又取得了新突破。
45岁的马先生因“胸痛1小时”被送至我院就诊,心内科杨乃全博士接诊后,诊断其为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于是紧急为其进行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为了判断患者心肌损伤情况,以便制定更加科学详细的治疗方案,杨乃全博士联系影像科主任陈小宇,为患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
陈小宇主任指导团队
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冠心病的检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常规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优点是普及度高、高效快捷,但不能发现心脏的实质问题,更不能对心肌的状态和冠脉做出准确的判断。第二种是CTA,就是用CT做心脏冠脉血管的成像,主要是评估心脏的三根冠脉血管是否有狭窄的情况,优点是成像精准,国内医生认可度高,但因为需要注射碘对比剂,不宜用于碘过敏、甲亢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第三种是DSA,也叫冠脉造影,它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查需要把导管送至主动脉通过注入碘对比剂使冠脉显影所以有一定的创伤及风险。第四种是心脏磁共振,它凭借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等优点实现对心脏的结构、功能、心肌状态的一站式检查,并且心脏磁共振无创伤、无辐射,目前已成为无创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冠脉造影
冠脉CTA
心脏磁共振
我院1.5T核磁共振
我院3.0T核磁共振
但是,心脏磁共振因为其技术难度大、检查耗时长等原因,很多大型医院均未开展。陈小宇主任带领团队提前进行方案设计,并制定详细的检查流程,为患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团队通过两腔心、四腔心、短轴位、左室流入流出道等多个角度观察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发现该患者左心室前壁大范围运动异常,并且运动异常区域存在异常信号,另外可见左室壁与室间隔局部增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减退,以上征象均提示左室前壁可能存在心肌梗死。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核磁共振从多角度检查患者心脏
为了明确是否存在心肌梗死以及梗死的范围与深度,影像科团队通过注射钆对比剂的增强扫描,观察心肌的灌注、延迟增强,可准确反映心肌的血供及纤维化。经过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扫描,可看到患者左心室前壁有大范围的灌注缺损,延迟增强表现为相应区域的延迟强化,这就证实该区域存在心肌梗死,且可以判断梗死的透壁程度达到75%,这些都是其它检查无法实现的。心内科杨乃全主任根据心脏磁共振的检查结果,进行后续的治疗,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核磁共振下患者心脏梗死部位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老年人的首要死亡原因,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人们常说的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它指的是给心脏肌肉供血的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发生心肌梗死导致心绞痛。那么,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以及对冠心病治疗后疗效的评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心脏磁共振的软组织对比度高,心内科医生可以从多角度清楚的看到心脏形态是否正常,各部分发育是否完整,心肌是否肥厚、有无运动异常、有无异常信号,心腔是否增大或缩小,心腔内有无血栓,心脏和大血管瓣膜有无畸形或者功能不全,血液有无返流,以及大血管宽度等等,从而更精准得制定治疗方案。
陈小宇主任介绍,心脏磁共振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优势,甚至有专家认为心脏磁共振基本可与病理学检查相媲美,而且它还是无创的、实时的,可以多次重复观察心肌病变演变过程的检查,所以心脏磁共振检查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患者。
供 稿:影像科
审核人:王 惠
发布人:王 宇
淮安市二院宣传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