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民营肿瘤医疗集团,拟港股IPO
文章来源:思宇MedTech;
转载要求:首发24小时后可转载,需注明来源
2022年5月31日,来自北京的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ONCORD HEALTHCARE GROUP CO., LTD.(下称“美中嘉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美中嘉和,曾于2016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35660.OC,后于2018年2 月22日终止挂牌。
美中嘉和,于2008年由泰和诚医疗(Concord Medical,CCM.US)成立,作为中国领先的肿瘤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平台,公司凭借多位多学科诊疗(MDT)专科医生及以精准放疗为特色的诊疗能力,为肿瘤患者提供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全方位肿瘤医疗服务,并为企业客户网络(主要是医院)提供肿瘤相关整合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按中国的自营或托管肿瘤医疗机构的数目计,美中嘉和于中国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中排名第二;
按2021年中国的肿瘤治疗赋能服务的收入计,美中嘉和排名第一;
按自有或托管放疗设备单位的数目计,美中嘉和排名第二;
美中嘉和亦为制定中国放射治疗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中唯一一家民营医疗机构。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美中嘉和于中国拥有八家自有医疗机构,包括2家肿瘤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大同美中嘉和肿瘤医院)、4家诊所/门诊部(广州泰和医疗门诊部、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上海美中嘉和云影全科诊所、大同美中嘉和中医诊所)、1家影像诊断中心(上海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1家互联网医院(银川美中嘉和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此外还有1家在建自营肿瘤医院。2021年,美中嘉和网络业务服务的企业客户达88家。具体而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以云平台服务、管理及技术支持以及经营租赁赋能19家合作医院。
美中嘉和的收入来自医院业务、网络业务。医院业务收入指来自自营医疗机构的收入,网络业务指来自医疗解决方案、管理及技术支持以及经营租赁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美中嘉和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27亿元、1.66亿元、4.7亿元;毛利分别为3267万元、735万元、-4714万元。美中嘉和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内亏损分别为2.81亿元、5.94亿元、8.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9205万元、3.2亿元、4.88亿元。 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1)公司的医疗机构产生的收入从2020年的8350万元增加93.0%至2021年的1.61亿元,此乃由于公司通过现有医疗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及开设新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广州医院)继续发展公司的医院业务;及公司的网络业务产生的收入从2020年的828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3.09亿元,乃由于公司于2021年升级服务能力及加大医疗解决方案的市场教育力度所致。
该公司拟采取以下战略来进一步发展公司的业务:(1)推进质子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及配套设施的建设;(2)通过扩大设施,培养世界级的肿瘤医疗品牌形象;(3)利用云平台升级公司的CSS服务,以扩大业务规模及培育SaaS业务模式;(4)通过互联网医院拓宽公司的服务组合和患者接触点;(5)加快科研和培训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国内肿瘤医疗服务处于早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 年,中国录得大量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 23% 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 27%。然而,根据同一数据源,中国的肿瘤医疗服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中国的肿瘤医疗服务面临医疗资源稀缺和分配不 均的挑战,导致患者拥堵,这在一线城市公立医院尤为突出。 一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一的治疗标准及先进的方法在中国很少实施,这使得治疗质量有待大幅提高。MDT ( 多学科诊疗模式 ) 方法集中一批来自肿瘤治疗不同专业的医疗专业人员,以优化患者护理及治疗效果为首要目标,该方法是美国当前肿瘤学最佳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中国采用 MDT 方法仍然是临时的,非常规的方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采用 MDT 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并延长生存期。 然而, 根据同一数据源,2021 年中国癌症治疗中采用 MDT 方法的比率仅约为 6%,美国同年则约为 80%。 另一方面,医疗资源普遍集中在中国大城市及大型公立医疗机构,因此,低线城市诊疗质量及患者体验往往得不到保障。由线下供应链及运营服务以及先进云技术组成的整合医疗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远程诊疗,预期将应对该等挑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提供有关解决方案需要结合各种医疗资源、硬件、软件及算法,这导致赋能服务市场发展并不充分。 由于上述因素,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中国所有类型癌症总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 40.5%,美国则约为 67.7%。部分受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驱动,患者对改善生活质量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癌症治疗的需求已明显增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机构收入从 2016 年的 189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49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1.4%,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067 亿元,2021 年至 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0.9%。中国癌症治疗赋能服务市场收入从 2016 年的 49 亿元增加至 2021 年的 67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6.4%,且预期到 2025 年将达 91 亿元, 2021 年至 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 8.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