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能推动体内能量代谢,一旦缺乏会导致注意力涣散,身体管理情绪的能力下降。
对许多人来说
想要换个心情
最简单的方式是「吃点好的」
奶茶、可乐、炸鸡、火锅、烤串……
好像没有这些食物解决不了的烦恼
可是,这些食物真的是「解压神器」吗?
该如何科学通过饮食来调节情绪?
一起往下看看吧~
4种饮食习惯让身体更“累”
“化悲愤为食欲”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情绪,但方法不对,反而会大大增加身体的疲劳感。
01
爱吃甜食
常有人说,没有什么坏情绪是一份甜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份。 心情不好时,喝一口浓郁的芝士奶盖、舀一块绵密的千层蛋糕,被甜蜜的滋味包围,整个世界仿佛都明亮了起来。 可实际上,甜食中的糖大多是单糖或双糖,很快会被人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多,高胰岛素水平是导致人精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精白米面吃太多也会引起胰岛素水平升高,加重疲劳。
◆ 建议减少吃甜食次数,每周不超过两次,并限制食用量。
◆ 吃主食时,把至少1/3的精白米面用全谷物、杂豆代替。粗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保持餐后血糖平稳缓慢地升高,避免胰岛素水平过高。
02
主食吃太少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大脑、神经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如果主食吃太少,大脑和神经系统缺乏充足的能量,就容易让人乏力、情绪不佳。 另外,主食吃太少,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体内储存的糖原被快速耗尽,会导致水分丢失,蛋白质、脂肪分解,人体易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
每天一定要吃主食,大概每餐一拳头。
03
不吃红肉
红肉,也就是猪牛羊等畜肉,铁含量丰富, 如果长期不吃红肉,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这时就容易感觉情绪低落、困乏无神。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每日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为120~200克。可以每天吃一点红肉,每次控制在1两左右;也可以每周吃3~5次,不要一次吃太多。平时可以挑选一些新鲜的瘦肉,少吃肥牛、五花肉等高脂肪的肉类,“三高”人群尤其要少吃。
04
吃得太油腻
大量脂肪进入小肠,会导致小肠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增加,进而促生困意。
日常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30克。
科学饮食帮你“吃”回快乐
真正的健康「解压」食物其实有很多,看看下面这个清单,有没有你的菜?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吃走压力
B族维生素能推动体内能量代谢,一旦缺乏会导致注意力涣散,身体管理情绪的能力下降。 由于B族维生素溶于水,很容易被代谢,在体内几乎无法长时间蓄积,必须每日补充。 紫米、荞麦、红豆等杂粮,小油菜等绿叶蔬菜,奶制品、蛋类等都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富含镁的食物:吃走焦虑
人体镁元素摄入不足会使神经细胞易受刺激、情绪不稳,引发恶心、焦虑、失眠等不适。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 绿叶菜、粗粮、坚果、牛奶等含镁量丰富的食物。其中,绿叶菜颜色越绿,含镁越多。
富含铁的食物:吃走疲惫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铁的摄入有助人体恢复精力和元气。 猪肝、鸡肉、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中富含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补铁的同时,还要多吃一些花椰菜、柿子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富含锌的食物:吃走抑郁
根据一项对比试验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体内锌浓度偏低,补锌有助缓解抑郁情绪。 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 是“补锌”好帮手, 牡蛎等贝壳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瘦肉中 锌含量也较高,可适量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坚果中脂肪含量较高,每天食用最好别超过一小把;有口腔溃疡、腹泻、消化道急性感染等症状的人不宜吃坚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