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亏损3.2亿,IVD造富逻辑失灵?

2022-06-03 19:01   赛柏蓝器械

不同梯队认领的任务不尽相同,轨道也大相径庭。

在部分猛投医药领域的投资人口中,似乎2020开始席卷全球的大流行事件,非但没有打乱更迭的主线和隐线,反而促使底子和成色更有骨感。由此,行业也逐渐裂变成防御、割裂、合围、进攻等多个梯队。

不同梯队认领的任务不尽相同,轨道也大相径庭,落在地上的痕迹演化成了奇趣横生的景观。第一梯队的关键词是扩充、增产、接单;尾部梯队的关键词是变动、放弃、减持。大多数人看到了“疫情属性”的业务不一定能始终稳赚不亏,巧取豪夺也从来不是能维持长久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站在了风口上的企业,尤其是检测领域、疫苗领域等生物医药企业,如果没能借着东风把锈住的囚笼激活、把沉睡的市场唤醒、把松散的业务调转......就难免不让投资人觉得「情理上有所亏欠,利益上无法交代」。

这种进退为难的遭遇,似乎被“博晖创新”这家械企碰上了。

   

“跌跌”不休的进展:董事长离职、管理层换血 

从横向来看,这是并不是一家很年轻的医疗企业。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晖创新”)成立于2001年,于2012年5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最近几年主营业务均明显落后于同行。

今日(6月2日),博晖创新发布公告指出,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翟晓枫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沈治卫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补选董海锋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88791654215838808

翟晓枫的离开并没让业界产生过多意外。有专业人士猜测,这或许与连年业绩不理想有关。

据博晖创新2021年度报披露,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14,748,462.45元,同比下滑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176,629.03元,较上年-4,393.41%。

55831654215838951

2022年的第一季度也未等来逆转翻盘。

5月3日,博晖创新(300318)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5,394,242.89元,同比增长1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43,101.60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404,292.88元。

现金流出现负值,但还不是最难的。去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649.37万元。

其中,董事长翟晓枫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7.15万元。消息传出后,有人比喻,这个收入水平还不如北京一名程序员。同时,公告披露显示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似乎从上市开始,命途多舛已成为它的标签。从2014年开始,净利润这一项指标就进入连续两年的下滑期。短暂恢复后,2019年又下滑了约97%。

彼时,曾有人不理性的预判:“从上市开始几乎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几个亿估计都得搭进去”。但两只脚走路的博晖创新,总是希望借力打力。

公开资料显示,其业务主要涉及检验检测及生物制品两个细分领域。检验检测业务主要从事检验仪器、检验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业务主要从事血液制品及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和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运营。

而大安制药和广东卫伦也都是并购策略之下的产物,多番外界求助后,收效依然甚微,未挽回曾经的财富期待。

对于其较为重要的血液制品业务,也有投资者担心:“进入集釆的趋势很浓烈,价格优势也很有可能丧失,铺开的越大,受到的影响越大;新冠检测订单也感受不到强烈的水花,它怎么生存的?”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其官网赫然写着,已形成了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及质谱五大技术平台,并实现了上述技术平台产品的产业化,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在全国7000余家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每年检测量高达2200万人次,为何还是连年亏损?让这家曾经光彩照人的械企,很难再让人再重拾信心。

 

盈利能力持续“哑火”?遭证监会问询 

5月16日,长期盈利失灵的博晖创新毫无意外地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四天后,博晖创新发布了长达24页的回复公告。

问询函涉及6个方面的问题。博晖创新孙公司中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停产改造、旗下浆站运营资质审批、业绩不佳、持续亏损等均成为问询焦点。

针对中科生物停产改造问题,博晖创新回复称中科生物疫苗生产线自2012年技术改造后投入运行,现在部分设备设施需要改造升级,为了持续稳定的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出更优质的疫苗产品,经慎重研究,中科生物决定自2021年4月29日暂停生产,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全面维修维护和升级改造。

原计划于2023年9月底之前恢复正式生产。但由于中科生物位于廊坊市三河市,毗邻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停产期间疫情不断反复,疫情防控政策较为严格,所以正式恢复生产的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负责生物制品业务运营两大子公司河北大安和广东卫伦的业绩大幅下滑也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

问询函提到,博晖创新子公司河北大安净利润持续下滑,广东卫伦连续亏损,且近三年公司均未对并购前述公司时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损失。

对此博晖创新的解释是,广东卫伦近三年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但由于成本上升及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导致一直未实现盈利。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广东卫伦的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收入占比增加,该产品毛利相对较低。

12771654215839079

广东卫伦前期由于采浆量不足,产能富裕,因此从河北大安调拨了一部分库存组分用于生产静丙,以发挥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因广东卫伦与河北大安组分生产工艺存在差异,为保证产品品质,广东卫伦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产品收率有所影响,导致广东卫伦使用调拨组分生产的静丙产品毛利率较低。

公告还提到,广东卫伦由于资本金较少,自有资金不足,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股东提供的资金支持,并因此承担了大量借款利息支出,且广东卫伦的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远高于同行业。

48531654215839637

河北大安方面,博晖创新表示,河北大安与广东卫伦的组分调拨系阶段性安排。2021年河北大安获得了静丙生产批件后,决定储备原料自行生产,停止了组份调拨,因此2021年没有组分调拨收入,销售收入下降。

受疫情影响,采浆量下降,单吨采浆成本升高,影响了毛利率。

2020 年河北地区采浆量大幅下降,2021 年虽有恢复,但导致 2021 年可用于生产的血浆减少,致使毛利相对较高的人血白蛋白产量减少,静丙虽然获批开始生产,但规模较小尚无法体现规模经济且毛利较低;同时,由于采浆量下降,单吨采浆成本升高,进一步影响了盈利能力。

这些关键节点和事件的回复,能够看到博晖创新艰难。人们只对时势造就的英雄印象深刻,往往忽略还有更多风中遇冷的企业。

 

负债率75%,有何难言之隐? 

据公告显示,2021 年末,博晖创新资产负债率为75%,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3,446.52 万元,短期债务(带息债务)及一年内到期长期债务 4.6亿元。

而博晖创新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8.78 万元,同比减少 8,524.98 万元,同比下降 98.97%。

诺大的一个上市公司,现金流从8000多万以上缩减到仅仅88万,难免惹人关注。

博晖创新介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虽有小幅增长,但由于本期逐步恢复正常采购,原料尤其是采浆支出增长较大,同时薪酬及税费支出同比也有所上升,因此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属于公司业务发展中的正常资金流动。

截止目前,博晖创新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自有资金、银行授信置换、大股东财务资助等方式筹措的资金,已经陆续按期偿还 3.44亿元,剩余 1.18亿元将继续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到期予以偿还。

具体来看,自2012年上市之后,博晖创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就在持续下滑。到2017年开始,扣非归母净利润直接进入持续亏损状态。

同是IVD领域,疯狂掘金的风为何吹不动博晖创新?从过去几年看,博晖创新的整体经营较差。Wind资讯显示,2016-2019年,公司加权ROE分别为1.67%、2.70%、4.61%、0.22%。

数据表现上看,博晖创新两类主营业务表现均不够理想。

年报显示,2016-2019年,公司的检验检测业务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45亿元、2.80亿元、3.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08%、9.25%、14.43%、10.39%。不仅营收增幅下滑,并且增收不增利。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博晖创新近几年存货增长较快。2017-2019年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60亿元、6.61亿元、7.7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为761天、710天、798天,存货周转率为0.47次、0.51次、0.45次。

血液制品存货的增加是存货余额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2019年,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存货周转率为0.35次,而同行的华兰生物、卫光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10次、1.05次、0.90次、0.52次、1.83次,可见公司血液板块存货周转率明显低于行业水平。

上市十年,在火热拥挤的IVD赛道,博晖创新似乎总是在风口中,但在风口过后又没留下什么。

 

造富神话的IVD行业,亏损的不止一家? 

2020年以来,体外诊断全行业似乎都被新冠检测带来的造富神话罩住了。

据小桔灯网统计,2021年65家IVD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超2000亿元,而2019年全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仅为800亿元。

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在利润金字塔上,越级似乎变得容易起来。2021年,金域医学、迪安诊断、东方生物营收超百亿,达安基因、华大基因、万泰生物、热景生物营收均在50亿元以上。东方生物净利润达49亿,达安基因、圣湘生物、万泰生物、金域医学、热景生物净利润也均在20亿以上。

跨行入局的九安医疗,2022一季度拿到营收217.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多倍。

所有被按下加速键的企业,无一不是沾了新冠检测的光。但在这个沸腾的赛道中,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那么顺。

2021年体外诊断上市企业亏损过亿的有2家,除博晖创新外,还有贝瑞基因。后者主营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设备、试剂销售,2021年营收14.2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

不同于博晖创新,这一年是贝瑞基因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17-2020年贝瑞基因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4亿元、2.54亿元、2.94亿元和1.15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贝瑞基因解释称,公司主要产品NIPT进入成熟阶段,医疗机构倾向于自主采购试剂进行样本检测,医学检测服务需求减少,价格也在下降。此外,新冠疫情对医院诊疗人数仍有影响。公司基础科研服务主要客户大学、科研院所等前期研究项目结题,加之受疫情影响相关科研经费收紧,阶段性科研服务采购放缓。

在一份答复深交所问询的公告中,贝瑞基因还特别指出,2021年度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变动主要来自新冠检测服务及新冠试剂盒销售增加,这部分业务公司基本不涉及,不具有可比性。

事实上,贝瑞基因是有新冠检测业务的。其在2020年报中谈到,“作为国内第一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企业,已为国内万余家企业团体提供检测服务”,近期也在承接北京地区的核酸检测业务。

或许是因为体量太小,这部分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业绩报告中,均未有过多说明。

 

剥离新冠业务后,IVD企业还剩什么? 

投身新冠市场却没赚到钱的企业,已经开始后悔了。

一个业已成为共识的观点是,对体外诊断行业而言,2020年的核酸检测市场和2021年的抗原检测市场,是两个重要风口。站上高位的企业,一般在方向抉择、产品研发、渠道打通等方面具有前期优势。

但赛道优势正在慢慢稀释。

一方面,新冠试剂、检测服务价格不断走低。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的新冠检测指导价,核酸单人单检最高限价由28元/人份降至16元/人份;多人混检由8元/人份降至5元/人份。抗原检测医疗服务最高2元/人份;“价格项目+检测试剂”总收费不高于6元/人份。在此基础上,多个省份多人混检最高指导价已经降到了三块多。

另外,核酸检测服务的回款周期也不短。

头部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迪安诊断和金域医学近期公布的业绩报告中都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有明显的增长。2019-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迪安诊断应收账款分别为33.21亿元、45.3亿元、62.88亿元和83.50亿元,金域医学应收账款分别为15.70亿元、26.94亿元、46.65亿元和64.22亿元,增速一路上扬。

金域医学在年报中指出,公司可能面临费用结算延期、回款天数增加、坏账等风险。

可以看出,经过两年多的催熟,新冠检测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血量不够的企业可能会渐渐退出竞争。而从长线的维度来看,拨开新冠业务后,IVD企业还有哪些利器,似乎更加重要。

从市场端来看,根据Evaluate MedTech数据,2017年IVD领域销售额达526亿美元,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居首位,占比达13%,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分别为心血管、影像、骨科和眼科。罗氏、丹纳赫、雅培、西门子等企业站在全球IVD赛道的第一梯队。

产业链角度看,IVD行业主要包括上游的电子元器件、诊断酶、抗原、抗体、NC膜等核心原料,中游的诊断设备、诊断试剂,下游的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防疫站等领域。

按照方法学分类,主要有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三大领域,这三个领域在全球IVD市场中占比50%以上,在我国占据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从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中分化出来的床旁快速诊断POC约占12%的市场份额。

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新增上市企业37家,其中A股新上市的IVD企业就有17家,例如浩欧博、之江生物、易瑞生物、奥泰生物等,这17家企业涉及上游原材料、分子诊断、POCT和免疫诊断等多个领域,IPO融资金额近200亿元。

整体上,目前国内IVD市场仍以跨国巨头占主导,国产企业在核心原料、高端产线方面还未实现突破。迈瑞收购体外诊断上游原料供应商海肽生物,算是一次破圈尝试。

手握大笔资金的IVD企业,已经站在新的分叉口,谁能再次站上高处,还要看这次的箭射得准不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广东卫伦,IVD,净利润,新冠,企业,创新,检测,生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创新器械的「物价之痛」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倒计时!耗材招采全国统一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又一高值耗材开始集采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