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试验在上世纪90年代被写入很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教科书,包括我参与翻译这本书的第一版中。后来国内出版的很多血管超声诊断专著中也把这一检查手法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近日参与一本新版美国经典超声教材的翻译工作,顺手翻阅了全书,发现了书中依然在讲“颞动脉扣击试验”,可见这种不切实际、实用性极差的东西一旦进入教科书,想要把它剔除出去真的费劲的很。
颞动脉扣击试验(Temporal tap maneuver)是用来鉴别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一个超声检查手法。手法比较简单,在做颈部超声检查时,在频谱多普勒模式下通过扣击同侧颞浅动脉观察颈部动脉频谱的变化来鉴别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外动脉的频谱在扣击试验时呈现为锯齿样改变(特别是在舒张期,图1)。
图1 颞动脉叩击试验阳性(箭头)。
这一试验在上世纪90年代被写入很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教科书,包括我参与翻译这本书的第一版中。后来国内出版的很多血管超声诊断专著中也把这一检查手法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采用这样的手法来鉴别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其实除了这个叩击试验,我们还有很多种办法来鉴别这两者,而且都极其简便实用。比如有一个只学了一天超声的重症医学科医生总结到:“眨眼”的是颈外动脉、“不眨眼”的是颈内动脉。多么形象!
更重要的是,颞动脉叩击试验并不能很好地鉴别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在这一试验提出不久,就有很多作者指出其不足之处。比如1996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在81%的颈外动脉、54%的颈总动脉和33%的颈内动脉中颞动脉扣击试验阳性,而且颞动脉扣击试验阳性可以在所有级别的颈总动脉疾病的颈内动脉中看到,同时发现当在颈内动脉中发现颞动脉扣击试验阳性应时,在26%的情况下振荡的振幅等于或大于颈外动脉的振幅。(Kliewer MA, Freed KS, Hertzberg BS, Paulson EK, DeLong DM, Black BL, Washington RL, Carroll BA. Temporal artery tap: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in carotid sonography. Radiology. 1996 Nov;201(2):481-4. )
即使这一试验在鉴别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上几乎一无是处。但是,因为它很早就写入教科书了,后面编书的人就一直刻舟求剑、不求甚解地抄下去。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编书的人根本就不是临床一线干活的人,真正每天刷病人的医生不会把这样无厘头的东西写进书里去的。
医学教科书中这种顽固不化的东西多如牛毛,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加以鉴别,不要囫囵吞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