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童节,仁济医院专家在线义诊约见“小病号老朋友”
今天正值第7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也是上海本轮疫情以来全市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的首个工作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顺利举行“五彩缤纷童年乐,仁济健康永护航”儿童节主题义诊活动,仁济医院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夏强教授、儿科主任卢燕鸣教授、整形外科副主任陈蕊教授领衔,携相关专业专家在线上为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祝福。截至下午5点,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复诊咨询超500人次。
上午8点,夏强教授准时登录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医生端,开始接诊。小哲(化名)今年9岁,2013年仅有6个月大时,因为患有胆道闭锁、肝硬化失代偿,在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接受了儿童肝移植手术。经过夏强团队的精心治疗,身体痊愈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9年来,小哲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前段时间由于新冠疫情被封控在家,他未能按时来医院复诊,家里的抗排斥药物也所剩无几。日前在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上看到夏强教授亲自带队组织“六一义诊”活动。能够在家完成复诊,并且见到自己的主刀医生夏爷爷,小朋友非常激动。今天一大早,他就迫不及待地盯着妈妈帮他挂上了夏强教授的义诊号。
夏强教授特意与小哲视频连线复诊,仔细询问了小哲的近况,小哲开心地与夏爷爷视频交流。夏强为小哲在线上开具了所需药品,并叮嘱小哲要自觉按时服药和复查。
据悉,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自2006年以来,夏强教授领衔的仁济医院儿童肝移植团队已为2800余名儿童成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
儿科主任卢燕鸣一直驻扎在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开展新冠患儿医疗救治工作。今日儿童节义诊,卢燕鸣在出舱后第一时间加入到了义诊队伍。
目前正值春夏交替,是儿童过敏性疾病最高发的季节。小敏(化名)因患有哮喘,之前一直在仁济医院南院区就诊,在卢燕鸣的指导下通过服用抗哮喘药物,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此次看到互联网医院上的儿童节义诊公告,小敏的母亲早早就预约好了卢燕鸣的号,希望得到进一步的用药指导。
卢燕鸣悉心询问了小敏的情况,为其调整了用药剂量,也提醒出现黏膜过敏现象,如鼻子眼睛痒、打喷嚏、流涕、干咳,呼吸加快、气短,自觉胸部有紧缩感、胸闷、咽喉发痒,一旦出现以上先兆,建议及时线下就近就医。
患有哮喘和风湿病的儿童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疗程中还需不断调整剂量。仁济医院儿科以治疗儿童哮喘与风湿性疾病为主要特色,借助互联网医院这一智慧医疗平台,线上线下协同满足这部分患儿的随访需求。
据仁济医院智慧医疗发展处处长王春鸣介绍,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目前已经开设了为“一老一小”代配药等功能,实现儿童医保在互联网医院上完成结算,解决患儿在疫情期间复诊随访和配送药物等问题。
“一老一小代配药真是太方便了。”儿科夏敏医生在今日的义诊活动中,见到了不少“老朋友”。梁女士(化名)是一位曾在仁济医院就诊过的小阳(化名)小朋友的母亲,这位妈妈对小朋友反复的双耳红肿情况苦恼不已。后经人介绍,她带着小阳来到仁济医院西院区儿科就诊,确诊为复发性多软骨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阳的病情得以控制。
可不久前的疫情封控,打乱了小朋友定期门诊随访的计划。幸好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从未停诊,并上线了为“一老一小”代配药功能,通过绑定孩子的“亲属随申码”,梁女士使用自己的手机即可帮助小朋友在线复诊并完成了医保结算。
在今天的义诊中,她又看到熟悉的夏敏医生,兴冲冲地参与进来:“我家孩子都挺好的,疫情期间也见不了面,正好和夏医生沟通一下目前的情况,真的非常感谢。”
参加此次儿童节主题义诊的还有仁济医院整形外科团队,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平台,围绕儿童外伤性瘢痕、外伤后秃发、小耳畸形、青春期多汗症、先天性手畸形等整形外科常见病开展义诊和科普宣传,给孩子们提供一份特别的六一祝福。
今年8岁的新疆小朋友热娜(化名)有严重的面部瘢痕,一年前她在仁济整形外科完成了面部内眦韧带断裂修复术、瘢痕切除术、改型缝合术、局部脂肪移植填充术,并按照计划复诊。由于上海疫情无法来沪,这次“六一”儿童节义诊,热娜妈妈陪同热娜和整形外科副主任陈蕊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视频咨询,并约定了二期修复外伤性上睑和瘢痕光电改善治疗的方案。
上海疫情期间,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持续开诊,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的就诊需求,为大批需要长期用药的患儿们解决了术后随访与复诊咨询的难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