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近年情况,每年4月~7月、9月~10月是手足口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本文取材真实病例,已取得家长授权作为学习用途,在此表示感谢。第一次尝试这种流水账式的经验文章,欢迎指教。
5月的广州,进入高温多雨的季节。5月16日,罗医生收到一则“在线问诊”的咨询求助:
家里有8岁男孩,反复发烧第6天,有咳嗽。
4天前手上有点状的红色皮疹,如针尖样很小的点状,不痒;妈妈看过孩子的喉咙,发现腭咽弓处有2个类似小滤泡一样的东西,扁桃体轻度肿大。吃了5天希刻劳(头孢克洛),仍反复发热,病情没有缓解,今天(发烧第6天)去广州某三甲医院看诊,医生说不像手足口,抽血化验后就开了希舒美(阿奇霉素),也没有时间和妈妈过多解释,只是说有细菌感染了。
妈妈问:这种SAA和CRP都升高的情况,是说明细菌和病毒都有吗?
点评:
这是在医院门诊很常见的场景。孩子发热、咳嗽,头孢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因为反复发烧数日了,家长和医生都很重视,查血发现感染指标升高,换个阿奇霉素继续治疗。
罗医生询问了孩子的精神、胃口状况。妈妈说孩子精神胃口还可以,能吃能玩。此时,我心中已经有了初步诊断,我回复孩子妈妈:不用管抽血结果,当感冒处理,可能是XXXX(省略几个字,先卖个关子)。
幸好之后孩子的病情走向如我预测,诊断也是正确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篇病例分享。希望无论是医生或者家长,都能从中有所思考,引以为鉴。
从医院回来后,妈妈发了文章开头部分的咨询内容和抽血报告给了罗医生。我给了前述的回复意见,并提醒妈妈查看孩子的肛周、足底有没有皮疹。后来妈妈回家后,果然发现孩子屁股两边都有丘疱疹,足底没有。
至此,临床诊断明确:手足口病;治疗意见同前,抗生素没有必要吃,不用理会抽血结果,继续观察;至于咳嗽,注意补充流质、润喉即可。
我开玩笑地问孩子妈妈,此刻有没有一种虽然得了手足口病也还很庆幸的感觉,就像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发烧是幼儿急疹一样开心释怀。
妈妈回复:确实如此,就是那种“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发烧,心里有底了”的感觉。
我也很开心,医生的职业成就感也是来源于此。
后续:
5月22号,距离上次问诊时间又过去了将近1周,我问妈妈孩子近况。妈妈说,问诊完后停用抗生素,体温低热又持续了两天左右,之后体温就完全恢复正常了,其他状态都不错,咳嗽偶尔一两声,手指上原来有皮疹的地方脱了一层皮,但前胸后背皮肤都没有皮疹。我回复,已经临床治愈了。
小结:
病例特点:学龄儿童,既往体健,反复发热6+2天,中低热,伴有咳嗽、咽部不适;精神、胃口尚可。体查手部针尖样皮疹,扁桃体轻度肿大,咽喉部可疑疱疹,肛周皮肤丘疱疹。
分享的意义: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本例虽然孩子8岁了,但病例特点很典型,所以我一开始就怀疑是手足口病。成人也可以患手足口病。罗医生以前在医院住院部上班的时候,就见过照顾手足口患儿的妈妈也同时得了手足口病。
“根据广东省近年情况,每年4月~7月、9月~10月是手足口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所以,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夏季/初秋),都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孩子发热,多数时候可能是病毒感染。所以提醒父母和医生同道们,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病情不太好判断,但抗生素要慎重,早用不见得有好处。孩子生病期间,多注意观察精神、胃口、呼吸等情况。不要太依赖/看重抽血结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