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家所看到的,本文篇幅比较大,涉及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反复核实。
前言
糖类分子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参与了生命活动的几乎所有环节,发挥着各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糖的广泛生物学功能而开发的糖类药物则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长期以来都是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自2000年以来,糖化学、糖生物学和糖化学生物学领域迅猛发展,为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带来了众多机会,糖类药物研究进入繁荣期。但鉴于糖类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药理活性的多样性等因素,领域内尚无系统性论著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近日,《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曹鑫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院士团队倾情奉献的超级综述论文《2000-2021年上市的糖类药物》。该综述对主要专利药物法规市场在过去20年间上市的54种糖类药物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可望为未来糖类药物的研发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据统计, 2000-2021 年,在主要专利药物法规市场共有54 种含糖结构药物上市。论文按照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了系统性分类,并在各章节中对相关药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全面总结。该论文药物分类和药物名称、适应症、结构式等信息如下:
Antiviral Drugs 抗病毒药物
Antibacterial & Antiparasitic Drugs 抗菌/抗寄生虫药物
Anticancer Drugs 抗肿瘤药物
Antidiabetics 抗糖尿病药物
Cardiovascular Drugs 心血管药物
Nervous System Drugs 神经系统药物
Other drugs 基于糖类结构的其他适应症药
1. 收集大量的数据,撰写如此长篇的糖类药物综述工作量非常大,请问二位老师的初衷是什么?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过程。
作者:糖科学、糖类药物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惠永正教授终生致力于研究、推广的领域。如大家所知,在过去20年间,糖科学、糖药物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了21世纪药物发现的重要增长点。但是糖药物包含的范围很广、糖类药物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多样,这就给糖科学、糖药物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领域内专家从不同角度撰写、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但是这些专著对于初学者还有较高的门槛。因此,我们想能不能将过去20年的糖类药物(尤其是小分子药物)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为大家带来一些便利,这就是本文撰写的初衷。
如大家所看到的,本文篇幅比较大,涉及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反复核实。同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新的糖类药物分子(如抗新冠病毒药物Remedesivir、Molnupiravir等)也在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也时刻关注糖类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论文中去。论文撰写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完成以后又全文整体修订了3次,查缺补漏,所以花的时间也比较多。现在,论文终于面世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们也非常高兴。
2. 以前在枫林糖话上看到《糖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意义概述》一文,文中提到糖类药物几乎涵盖了所有疾病,现在投入市场的糖类药物分子已经超过五百个,请问这次收列的54个糖类药物之外的其他糖分子为什么没有入选?
作者: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事实上,活性的糖类药物分子非常多。我们在前期的基础工作中,也注意到这些分子。但综合考虑论文覆盖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最后选定对2000-2021年间在主要专利药物法规市场审批上市的药物为目标进行整理、撰写。一方面,很多上个世纪就开发出的糖类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不再纳入本文范围。另外一方面,很多天然产物的活性糖基分子、多糖等,尚未开展或通过恰当的RCT临床试验研究,在药物审批、活性归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所以也没有纳入本文范围。 3. 药物化学家对小分子进行糖基修饰很感兴趣,请简要介绍一下糖基修饰对活性小分子的作用。 作者:这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但是由于小分子药物结构千差万别,所以很难一概而论。一般来说,糖基修饰可以很好的改善小分子药物的水溶性,但同时也会影响相应分子的吸收,跨膜特性,体内药物分布和代谢动力学,可能会带来一个综合性的影响。这些影响需要进一步细致评估。 4. 在寡糖和多糖药物方面,有没有可能实现对寡糖甚至多糖的定点编辑? 作者:这个是很好的问题,我想寡糖或多糖的定点编辑修饰更依赖于糖化学、糖生物学、糖化学生物学的技术进步,如糖基点击化学等研究的进步都将为寡糖或多糖的定点编辑带来可能。
5. 糖类药物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糖类药物开发的瓶颈在哪里?
作者:当前糖科学的各亚学科如糖药物、糖化学、糖生物学、糖化学生物学等都在飞速发展。基于糖科学与生物科学、药理学的深度融合,会有更多原创的糖基药物涌现。比如SGLT1/2抑制剂降糖药的发现,不仅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作用机制药物;同时,近年临床研究还发现该类药物对于糖尿病诱发的心肾损伤带来更多的额外保护作用,这也是在以前的降糖药中从来没来发现过的。关于糖类药物开发的瓶颈,最重要的仍然是多样化的糖分子和糖缀合物功能的解析。随着糖类分子在生理病理中作用的进一步阐明,必将带来糖类药物的突破。另一方面,带有复杂糖基分子的大量合成和规模化制备也还是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带有复杂糖基的分子的规模化合成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这个领域的继续进展,糖类药物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6. 请展望一下“糖”产业。
作者:面向未来,“糖”产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领域。抗肿瘤糖疫苗、糖基化修饰抗体、糖基修饰mRNA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其发展空间不可估量。在更广阔的糖科学领域,糖蛋白组学和糖基因组、糖芯片的发展,都将促进创新型糖类药物的涌现,为人类健康带来持续福祉。
参考文献:《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2.05.020 Available online 23 May 2022
* 推文用于传递知识,如有版权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BiG生物创新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